首页 -> 作家列表 -> 西岭雪 -> 后宫
加入收藏 - 返回作品目录

后宫 第一部分

  第1节  大金深处那些凄艳的往事(1)

  天聪六年(1632)秋。盛京宫城。  

  十王亭里,八旗将领和各部固山额真沉默地按品分坐,每人面前一杯来自中原的极品铁观音。  

  侍茶的小校跪在奏乐楼前拼命地对着红泥小炉煽火,这异样的寂静使他这样一个小小的茶奴也感到不安了。这已经是第二道茶,可是两王八旗都在自己的亭中各自端坐着,没有一个人讲话。连凤凰楼上的檐铃都沉寂,偶尔摇动一下,也哑哑地没有声响。  

  水渐渐地沸了,在鱼眼方过、蟹眼初生的当儿,小校偷偷从茶香氤氲间抬起眼,迅速向十王溜了一眼。那些,本都是英勇有勋功的满洲武士,八旗中血统最高贵、地位最显赫的王族,现在却像是一群藉藉无名、正候在科举考场上等着发卷子的中原秀才,呆呆地望着前方的大政殿,一声不响——平日里,此时正是皇太极于此主帐问事,公务最忙的时候,可是现在,却因为皇太极的抱病停朝而使偌大金殿空空落落的,越发衬出十王亭的满而无当。  

  十王亭,其实是十座帐篷的化身,脱胎于满族最早的帐殿制。但自皇太极继位以来,八大旗共理朝政的局面日渐废驰,十王亭形同虚设,作用已经只限于用来举行庆祝典礼,议政的中心地也换到了西所新建的崇政殿,即使偶尔聚众议事,也只听得见皇太极一个人的声音,大家习惯了诸事由他一人决断,主持一切政务的做法。可是自从他在察哈尔战场上负伤归来,不再自己坐镇崇政殿独断专行,而重新命八大旗于十王亭共同摄政,反而让大家迟疑起来,忘记该怎么做了。  

  水“扑扑”地滚着,已经煎得老了,小校不得不硬着头皮提起壶来,跪行着往每位亲王的杯子里续茶。那些亲王正无事可做,看到小校倒茶,便都齐齐盯着他看,眼睛一眨不眨,仿佛要从茶水中找出什么破绽来。小校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注视,死一样的寂静中,“叮咚”的水声显得突兀而喧哗,每注完一杯茶,他的颤抖就更加剧几分,当膝行至礼亲王代善座前时,已经紧张得快哭出来了,倒茶时,竟有几滴水溅了出来,落在代善的手背上。  

  代善手上一抖,小校早已吓得立刻丢了水壶,四肢着地,一个劲儿地磕头。茶壶“嘭”地落在地上,滚沸的水溅得到处都是,迅速淹至小校的膝衣。小校强忍着,仍然只顾拼命地磕头,连求饶都忘了。  

  大家先是被那突然的声响吓了一跳,待看到小校魂不附体的狼狈样子,又不由觉得好笑。代善率先哈哈大笑起来,其余诸王也立刻随上,一齐纵声大笑。  

  茶奴被笑得莫明其妙,抬起头来愣愣地看着代善,代善随手抛了一锭银子给他,说:“下去换身衣裳,再请个大夫瞧瞧烫伤了没有。传我的命,挑个漂亮的女孩子来倒茶,别叫我再看到你笨手笨脚地惹人生气。”可是他说话的样子,却实在不像是生气。小校喜出望外,连忙四脚趴低磕了个响头,欢欢喜喜地领着银子去了。  

  一通借题发挥的大笑,使八旗将领的面色都缓和许多,礼亲王代善便抓住这个时机,率先讲话:“兄弟们好久没有坐在一起议事了,都生疏了。可是汗王负了伤,现在养病,说不得,我们总得替他分担些,好歹不要出了什么差错……先议一下这次战事的成绩吧,睿亲王多尔衮在本次征服察哈尔部的战争中,除英勇杀敌,冲锋陷阵外,更立一殊功,眼疾手快,施展神射手的技艺,救大汗于危急。如果不是他那一箭,大汗这次只怕凶多吉少。所以,我建议给予睿亲王嘉奖。”  

  代善,是先皇奴尔哈赤的第二个儿子,受封四大贝勒之首,德高望重,战绩无数,领有两红旗。早在奴尔哈赤时代,他就一直参预摄政临朝,论资历和威望,都居朝中大臣和众皇族成员之首,他即开口说话,大家也就都纷纷附和。  

  “应该的,应该的,此次出师大捷,睿亲王功不可没,无人能及。”  

  “还有多铎,在这次战事里也表现英勇……”  

  “肃亲王豪格的功劳也不小……”  

  评功定赏总是容易的,诸大臣互相拍着马屁,渐渐谈得热火朝天。  

  可是那谈论的中心人物——睿亲王多尔衮的心里,却并不高兴。天知道,他是多么地盼着皇太极死,盼得目眦欲裂。可是,他却亲手救了他。  

  因为本能。一个武士的本能。  

  整个满洲八旗里,没有一个人可以比他更像一个武士,他的骑、射、刀、剑,都是一流的,反映机敏、出手利落无人能及,指挥做战、调兵遣将比皇太极也毫不逊色,而用人善任、运筹帷幄更是略胜一筹。  

  他无双的箭法使他成为草原上的一则英雄神话,而出奇的英俊更令所有的满洲姑娘为之疯狂。无论他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响起小伙子崇敬的叫好声,和姑娘们热情的尖叫声。  

  他,才是理所应当的大汗。  

  可是,当年父王奴尔哈赤去逝时,只因为年纪幼小,他输给了哥哥皇太极,而眼睁睁看着母亲乌拉纳喇氏被活活逼死。  

  那惨烈的一幕,成为他整个童年和青年时代永远的噩梦。  

  他不会忘记,那一天,是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八月十一日。  

  他的父亲,“天命金国汗”奴尔哈赤在大政殿去逝,临终前,将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召至面前,留下遗言:“我死之后,暂由代善摄政,俟十四儿长成后传位于他,为不使大妃乌拉纳喇氏干政,就请她陪伴我同归于地下吧。”  

  第2节  大金深处那些凄艳的往事(2)

  奴尔哈赤一生中娶过16个妃子,乌拉纳喇氏是大妃,为他生下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长子阿济格虽然英勇善战,然而冲动鲁莽,不足以成大器;幼子多铎城府深沉,好学知礼,却失于文弱;唯有多尔衮,虽然只有15岁,却天纵英才,早已成为草原上最善射的骑士和最英俊的贝勒。由他来继承汗位,可谓水到渠成,众望所归。  

  然而,儿子荣登宝座的代价,却是母亲命赴黄泉,这是怎样的一笔交易啊?  

  遗命由大贝勒代善转述。乌拉纳喇氏母子惊呆了。多尔衮抱着母亲疯狂地喊:“不!不要!我不要额娘死!”  

  代善久久地跪在地上,泪涕交流:“子为储君,母则赐死,当年汉武帝杀勾弋而传位其子,也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啊。大福晋,为了十四弟的将来,我请求你答应。”  

  乌拉纳喇氏哭了,哭着哭着,又笑起来:“是吗?我儿要继承汗位了,多尔衮要做金国大汗了,是吗?”她抱着儿子,又哭又笑:“多尔衮,你要做大汗了,是吗?”  

  一种惨伤的情绪倏然贯穿了多尔衮的全身,他疯了一般地大哭大叫着:“不!不要!我不要做大汗!我要额娘活着!”  

  乌拉纳喇氏放开儿子,定定地望着代善,脸上忽然露出奇异的笑容,低低地问:“大贝勒,你说大汗为什么要让我殉葬?”  

  “那是,是为了十四弟呀。?”贝善嗫嚅。  

  “不!不是!”母亲忽然异样地笑起来,拼命地摇着头,摇得头发散了,珠钗掉了,眼泪也跟着摇落下来:“你错了,代善,他要我死,不是不放心我教坏了多尔衮,是不放心你啊。”  

  代善大惊色变,蹬蹬蹬连退数步,要抓住挂在帐角的弓才没有跌倒:“大福晋,不要这样说。”  

  “可这是实情,不是吗?”母亲逼近代善,脸上仍是那种莫名的诡异的笑容,“他一直不放心,一直认为我同你有私情,所以死也要我陪着,就是免得‘父死子妻其后母’。他不甘心让你得到我,所以才要我死,我死了,他才放心把汗位交给你和多尔衮,这就是真相,对不对?”  

  代善跌坐下来,脸色在瞬间变得惨白,豆大的汗珠滚落下来。  

  母亲也随之缓缓跪下来,伸出手去无限怜惜地抚摸着代善茂密的胡茬,说了一句很奇怪的话,多尔衮在很多年后还不能理解的话——她含泪凝望着代善,带着笑说:“真是冤枉,早知道今天还是要死,当初就应该……”  

  母亲没有说完,她扑在代善的怀中嚎啕大哭起来。那哭声渗进黑夜里,将盛京的夜沁得格外深了。  

  多尔衮迷茫而震动地望着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升起一种很特别的感觉,几分凄怆,几分神圣,几分安宁,几分沉痛。然后,他睡着了。醒的时候,看到代善还没有走,一直紧紧搂抱着母亲,他们就那样搂抱着坐了整整一夜。  

  他永远也无法知道那一夜,母亲都和代善说了些什么,是未了的心愿吗,是托孤的嘱咐吗,是早夭的怨恨吗?或者,她什么也没有说,就只是同他紧紧地沉默地坐拥了一夜,以彼此的体温照亮了她生命的最后时刻。  

  当第一缕晨曦射进帐篷的时候,将士们送来了殉葬穿的礼服,请母亲更衣上殿。  

  那珠翠琳琅的凤冠摆在桌子上,代善的脸刷地白了,眼中露出惨痛的神色。母亲却显得十分平静,若无其事地唤来使女打水洗脸,将一头长发梳得纹丝不乱,又坐在妆台前一丝不苟地涂上脂粉,仿佛一生中都没有那样认真地打扮过,就是大婚时也不曾那样认真过。与死亡相比,大婚算什么?大婚的时候她又不认识奴尔哈赤,更不知道自己将来的命运。但是现在不同,现在,她,一个将死的人,在活着的时候已经清楚地看到了死亡的来临,并在死神隆重驾临前夕意外地迎接了爱神的不期而至。她曾经爱过的丈夫要她陪着去死,她一直暗恋的情人刚刚拥抱了她,她永远挚爱的儿子即将登上汗位,她还有什么不足的呢?她不亏。她已经做好所有的准备,可以平静地去面对死亡了。  

  她对着镜子将凤冠仔细地整理稳妥,犹回过头很有兴致地带着笑问:“儿子,额娘美吗?”  

  多尔衮响亮地回答:“美。额娘像佛古伦仙女一样美。”  

  佛古伦仙女,是满族人心目中最美丽崇高的女神。据说在很早很早以前,当世上还没有人的概念的时候,长白山头来了三位仙女。她们脱下晶亮的羽衣,披散柔长的头发,跃入清亮的天池水中洗浴。池水因为仙女的到来而沸腾,水溅出来,池边的青草鲜花俱丰美。仙女们一边洗澡一边歌唱,歌声响遏层云,把鸟儿们都召唤来了,有一只五彩神鸟衔了枚红色的果子飞来,准准地丢在三仙女佛古伦的手中。佛古伦见果子的颜色鲜艳娇美,爱不释手,忍不住放到唇边尝了一下,不料果子是有灵性的,立刻一骨碌自己滚进了她的口中。仙女们浴罢上岸,披上羽衣准备飞升,可是佛古伦忽然觉得身子变得很重,再也飞不起来。她明白,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要发生了,但不论什么事,都是上天的旨意。于是,她决定留在人间,直到生下一个男孩后才重新飞升。那个男孩子生而能言,倏尔长成,天赐名布库里雍顺,即是满族人的祖先。  

  所以,满人每年将祭祖与祭长白山同时举行,奉为神明。佛古伦的名字,更成了美丽尊贵的代名词。多尔衮从小随父亲祭山,早将这个名字听得熟透,听到母亲问自己她美不美,便立刻想到了佛古伦的典故,脱口而出。  

  大福晋听到儿子给予她这样的盛赞,不禁满意地笑了,说:“我如果是佛古伦,你就是布库里雍顺了。这是个好兆头,我儿真是要做大汗了。”接着,她又转向代善:“大贝勒,我好看吗?”  

  代善木然地点着头,眼睛里有了泪。大福晋母子关于佛古伦仙女与布库里雍顺的对话,其实是有着很大的僭越的成分的。可是,他不想指责什么。人在临死的时候,已经成了神。谁又能说大福晋不比佛古伦仙女更加崇高伟大呢?他对她点点头,再点点头。是承认,也是承诺。  

  乌拉纳喇氏呆呆地看着他,良久,猛一咬牙,很坚定地站起来朝帐篷外面走去。  

  多尔衮急了,猛扑上去,想要抓住母亲的礼服裙摆,可是刚刚起身便被大贝勒抓住了。代善的大手发着抖,可是抓得很用力,指甲一直掐进他的肩肉里去。多尔衮哭着,挣扎着,踢打着,大贝勒一动不动,默默地承受,变成了一尊塔。  

  母亲看看儿子,又看看大贝勒,泪珠滚落下来,打湿了刚化好的妆,最后,她将目光定在大贝勒脸上,期待地问:“我死以后,你们两个,真的可以继承汗位吗?你会替我照顾我的三个儿子吗?”  

  大贝勒微微迟疑,对她第一个问题避而不答,却对她第二个问题爽快承诺:“大福晋放心,我做兄长的,不会让弟弟们吃亏。”  

  母亲点点头,放心地走了,已经走出帐篷了,却又回过头来娇媚地一笑,说:“这样子,死也值了。”  

  那一笑,真美。  

  像一道闪电划过夜空,像一柄利剑刺入心房,像一轮落日蓦地滚下山去。多尔衮不知怎地,胸口一痛,像被谁重重打了一锤,蓦地一口鲜血喷出,昏了过去。  

  第3节  大金深处那些凄艳的往事(3)

  大福晋没有留下来照料自己伤心过度的儿子,她毅然地走了,一直走进大政殿,走到丈夫的棺椁面前。那是一樽巨大的橡木棺材,棺盖打开着,里面靠一侧躺着她英伟而多疑的丈夫,簇拥着他的是繁如星辰的玛瑙玉器、珍珠古玩、织金战袍、以及镶着宝石的腰刀,努尔哈赤就威严地睡在那些宝物中间,大睁双眼,若有所待。大福晋在棺材的另一侧躺下来,紧贴着丈夫,她说:“我陪你来了。”  

  她丈夫大睁着眼,没有回答。他当然不会再回答任何问题。他已经是一个死人。  

  可是他的遗命仍然活着,所以贝勒们在他死后还仍然忠实地执行他的意志,让他心心念念连死也不愿失去的大福晋为他殉葬。  

  大福晋拨开那些硌人的珠宝,偎近她的丈夫,然后俯在他耳边悄悄说了一句话。  

  没有人可以听清她说了什么,但是所有人都清楚地看到,就在那一刻,老汗王始终大睁着的眼睛忽然阖上了。  

  所有人都舒了一口气,说:“好了,大汗瞑目了。”  

  于是他们叫来工匠将棺材板盖上,叮叮咣咣地四角钉稳,不留一丝缝隙。  

  棺材里并没有发出一丝声音,可是所有的人都同时感到窒息,好像被活活钉进棺材的人不是大福晋,而是他们自己。  

  这窒息持续了好久好久,但是没有一个人肯主动说话,更不会有一个人提出将棺材开启。  

  他们同自己的窒息艰难地搏斗着,挣扎着,焦渴着,许久,忽然同时感到颈子一松,呼吸重新顺畅起来。仍然没有听到任何声音,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大福晋已经断气了。  

  然后多尔衮兄弟才被通知梳洗观礼。  

  按照习俗,他们的头发被编成许许多多条长辫子,末端系了金铃。这样被打扮完,已经是中午,然后穿着长可及地的笨重孝袍,踢踢拖拖地走进来,被一直带到父母的灵柩面前。族人说你们的母亲已经追随大汗走了,皇太极继承了汗位。  

  怎么?是皇太极,不是多尔衮么?代善惊愕地环视,面无血色。这么说,大福晋是白死了?  

  母亲,白白地牺牲了。死时,年仅37岁。  

  多尔衮忍不住张开嘴,又吐了一大口鲜血,又腥又急,仿佛心跳出来了一样。  

  是的,在很多年以后多尔衮都觉得,自己那天吐出的不是血,而是一小块心脏。因为从那以后,他就觉得自己的心少了一角,再也不完整。母亲的惨死使他失去了对父亲应有的尊重。从小到大,他的心里就只有恨,正因为这强烈的仇恨,他才可以心无旁骛地,将自己培养成满洲最英勇的武士,皇太极最强大的对手;也正因为这恨,他残缺的那一块心每当忆起过去时总会丝丝拉拉地疼,就像害风湿的老年人的膝盖会在风雨夜里刺痛一样。  

  母亲究竟是怎样死的,死之前还说过一些什么,是否知道自己的枉死,还有,皇太极到底是怎样借助两黄旗的兵力威胁另外几位贝勒,并与东海女真扈伦四部达成协议,矫旨另诏,登上汗位的,都成了永远的谜,随着父母的死而长埋地下了。  

  然而断断续续地,他还是从族人口中渐渐了解到一些真相的碎片,属于他父母的不连贯的故事:母亲乌拉纳喇氏,12岁嫁给奴尔哈赤为大妃,在父亲的16个妻子中,最为受宠,又因连生了三个儿子——哥哥阿济格、自己,和弟弟多铎,地位稳固,十几年来独擅专宠。可是,忽然有一天小福晋德因泽向大汗告发,说族人传言大福晋和代善贝勒私通,而且说得有眉有眼,什么大妃对代善诉苦,说汗王已经六十多了还不肯死,又霸占着16个妻子,根本照顾不来,又是什么反正满人有“父死子妻其后母,兄死弟妻其寡嫂”的习俗,不如全当他已经死了,让自己和大贝勒提前成其好事吧。那一年,母亲30岁,大贝勒37岁,年龄相当,品貌匹配,无形中为这谣言提供了相当有力的佐证。于是父亲信以为真,大发雷霆,不但一度将母亲废为庶妃,还下令终止了代善的临朝摄政。后来虽经证实这件事纯属造谣,母亲也重新被奉为大妃,可是在父亲的心里,却始终留下一个疙瘩,对代善和母亲的关系一直耿耿于怀,十分忌讳,所以,会在临终的时候留下让大妃殉葬的遗言,免得在自己身后他们旧情复燃,重证前缘。  

  同这些碎片同时得到的讯息,是据闻当年小福晋德因泽之所以会诬告母亲,始作俑者正是出自皇太极的授意。皇太极,才是那个与庶母私通的逆子,也才是觊觎汗位篡改遗旨的真凶。  

  换言之,是皇太极逼死了自己的母亲,夺取了自己的汗位。  

  母亲死得太冤,直到今天,她的魂灵儿还在大政殿里游来荡去,每每风朝雨夕,还时时有人说听到了大福晋的哭声。甚至打水的婢女,还发誓曾在水井里看到大福晋的脸,以至于吓得失手把水桶掉进了井里。守夜的更夫也说,月圆的晚上从凤凰楼经过,可以清楚地听到女人的叹息声,同大福晋的声音一模一样。  

  为了那传言,多尔衮特地找老更夫核实过,并在一个有风的夜晚来到凤凰楼下守候。风在坠满金铃的楼檐下叮咚作响,让他情不自禁地想起父母死的那天自己结满金铃的辫梢,那声音有多么相像啊。于是他知道母亲来过了。  

  一种冷自心底里渗出,在静寂中,他忽然明白,亡灵与生者的交流其实不必借助任何形式,不需要声音或者形象作为载体,那是无情的庸人们的臆想。对于切肤相亲者来说,亡灵的感应可以直抵内心,在无言中已经完成了一次彻底的了解。  

  母亲死了,可是母亲的亡魂未息,她在提醒自己不要忘记那仇恨。可是,自己又怎么会忘呢?老更夫已经瑟缩在楼檐下睡着了,可是这时候忽然翻了一个身,含糊地噫语着:“大福晋来了,给大福晋请安。”每个人都没有忘记大福晋,自己更不会忘记!杀母之仇,夺位之恨,天底下还有什么样的仇恨可以比这更强烈?更深沉?  

  他默默地等待着,等待有一天可以打败皇太极,将他踏在脚下,食其肉,吮其血,剔其骨,寝其皮。  

  可是,就在今天,老天本来已经决定假那察哈尔女子之手提前结束皇太极的狗命,自己却鬼使神差,一箭射中那个偷袭的女子,亲手从她的剑下救了他,救了那个与自己不共戴天的世间第一仇人。  

  他真要恨死了自己。  

  此刻,他望着当年的大贝勒、如今的礼亲王代善,又想起了那些久远的仇恨。同时,也想起了母亲赴死前夜对代善的表白。他们默默相拥的姿态,在许多年后,仍然鲜明地镌刻于他疼痛的记忆中,成为爱情的象征。没有一种爱可以比那更沉默,更绝望,更彻底,更崇高。在那一夜,他的母亲与代善,成为全世界最相爱相知的两个人。当他们相拥,他们的心灵便穿透所有的束缚自由地走到一起,毫无间隙。是代善的陪伴使母亲的死有了一种崇高的美,也是母亲的死使那沉默的爱从此永恒。  

  那以后,他对代善便一直有种奇特的亲昵,他不仅仅是把他看做长兄的,更将他视为了父亲。他痛恨害死母亲的父皇奴尔哈赤,却将人性中固有的一份孺慕之情在心底里悄悄给了代善。只是这种特别的感情,是代善所并不知晓的。

  第4节  大金深处那些凄艳的往事(4)

  然而代善,他或许不是一个勇敢的情人,坦率的亲王,却实实在在是一个尽职的兄长。这许多年来,他记着大福晋临终的托嘱,默默担负起照顾她三位遗孤的责任,并以他特殊的身份一直帮他们周旋遮掩。原本皇太极夺位之后,未必没有想过要对自己一度的对手赶尽杀绝,可是因为代善的一味退让和小心斡旋,终使他没有机会也没有理由下手,久之,也就把这份旧债忘记了,反而以为是自己的德政征服了所有族人,消除了异心,并且很慷慨地为三位兄弟授封和硕亲王。因此,与其说是代善的小心保全了三兄弟的性命,倒不如说是皇太极的盲目自信疏忽了危险的暗流。  

  但是无论怎么说,代善觉得自己总算是对得起冤死的大福晋了,没有辜负她对自己沉默的情怀。如今,他已垂垂老矣,可是仍然像一个忠实的麦田稻草人那样,尽职尽责地守望着在他眼中永远长不大的三个孤儿,在每个可能的机会里寻找着可以帮助他们兄弟的方式。此刻,他详细地落实了嘉奖多尔衮的方案后,本能地抬头望过去,却意外地为多尔衮眼中那灼热的晶光所刺伤。那眼光中,写满的不是骄傲,不是荣誉,而是刻骨的仇恨与自责。  

  他立刻读懂了那眼中的含义。天哪!原来这孩子在后悔,后悔自己救了大汗。他巴不得大汗死。他仍然记着母亲的仇恨。他已经快要被那仇恨烧毁了。这么多年来,这孩子只是默默地练功,每一次上战场都冲锋在前,不留余地,立下战功无数。没有人怀疑他不是皇太极最忠实的兄弟,最英勇的战士。却没有人想到,原来他英勇的动力不是荣誉,而是仇恨。他之所以那样拼命,是要借此消耗积郁在心中的狂热的恨。上阵杀敌,竟是他用以调整心境的最佳发泄。他因为这恨而变得精明无比,却又因为精明无比而本能地救了自己的仇人,这是怎样的一个怪圈啊!  

  代善从来没有一刻像现在这样觉得了自己的老迈和无力。恨是一件需要消耗强大体力的事情,很多人都会产生仇恨,可是很少人可以将仇恨的情绪维持得很久。因为仇恨从来都是一柄嗜血的剑,在不能用它来伤害敌人的时刻,就必然要用它来伤害自己。  

  没有多少人可以经得起那样长年累月的伤害与折磨,于是他们放弃了仇恨,放弃超过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报复的信念。只有那些意志坚决而又极度自信的人,才可以将一份仇恨珍藏于胸经年累月而永不减褪。  

  他已经老了,而且是一个软弱的人,当年他不懂得该怎样去爱,如今也不懂得如何去恨。可是,他却在这个一直由自己抚养长大的孩子的眼中,看到了那么强烈的可以烧毁一切的仇恨。那恨让他心惊,让他忧虑,更让他无奈。  

  多尔衮和皇太极一样,都是他的兄弟。虽然在感情的天平上他毫不犹豫地倾向多尔衮,可这并不代表他就不爱自己的大汗兄弟皇太极,并不代表他对汗王没有忠心。毕竟,皇太极是布库里雍顺家族的骄傲,是今天的八旗当之无愧的首领,是草原上的英雄神话。固然当初即位的如果是多尔衮,也许他并不比皇太极差,可是既然皇太极称汗已成事实,他也就顺天应命地归顺于新汗王,拥戴他,维护他,服从他,这是满洲武士血液中固有的精神特质。他没有办法消弥自己两个兄弟之间的仇恨,如果多尔衮是个平庸的孩子,他至少可以保护他一生平安,可是他这样优秀,这样强壮,命运却又这样奇特而坎坷,注定了他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他的世界是自己这种庸人所无法理解和企及的。自己不过是一个有点功绩的老人而已,他能帮得了谁呢?  

  正像代善读懂了多尔衮眼中的仇恨一样,多尔衮也读懂了代善眼中的悲凉。仿佛有根针在他心脏最柔软处刺了一下,他蓦地心慈了,轻轻低下了头。  

  熙熙攘攘的十王亭广场上,诸亲王正讨论得热火朝天,没有人听到礼亲王与睿亲王用眼光进行的这一场交谈。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因为是评功会,兄弟间显得和睦融洽,互吹法螺。  

  再抬起头时,多尔衮眼中的晶光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那种八旗将领开会时惯有的平和笑容。代善更加惊讶,现在他明白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多尔衮一直呆在自己身边,自己却对他的仇恨毫无察觉的缘故了。可是既然他能够在这么多年来都深藏自己的仇恨,却又为什么会在今天于众目睽睽之下流露出凶狠的眼光,从而暴露了他心底里最深沉的秘密呢?难道是因为那个行刺大汗的察哈尔姑娘吗?是她的出现惊动了他的伪装,唤醒了他的仇恨?那么,在这凶狠的目光后面,他下一步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呢?  

  代善更加忧虑,也更加彷徨,向多尔衮投去的眼光中甚至已经有了几分乞求的意味。可是多尔衮不再看他,他回避着代善询问的目光,却转向弟弟多铎,一开口,果然便是那位察哈尔姑娘:“你掌管礼部,消息比我灵通,知不知道那个女刺客现在怎么样了?”  

  豫亲王多铎对哥哥向来敬爱有加,闻言立即答:“听说一直留在太医院里,还没醒过来呢。暂时用长白山老参保住了心脉,可是仍然虚得很;倒是大汗的伤听说没什么大碍,血已经止住了,休养几天就没事了,刚刚传旨到处搜寻千年老参呢。”  

  多尔衮一愣:“征参?怪道我前两天恍惚听说豪格到处找人参呢,还以为是皇太极要吃,原来是为了那姑娘。”沉吟片刻,忽地又抬起头来,“那姑娘,叫什么名字知道吗?”  

  “普通牧民家的姑娘,哪有什么正经名字?”多铎不经意地说,“不过姓氏倒是有的,叫绮蕾。”  

  “绮蕾?好听!好听!”多尔衮忽然毫无顾忌地纵声大笑起来:“我要把巴图鲁的称号让给那个绮蕾。”  

  注:  

  八大旗,即正黄旗、镶黄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正白旗、镶白旗,除两黄旗由皇太极亲自统领外,其余诸旗都由各亲王及固山额真管理。  

  满兵组织,每三百人为一牛录,其主为牛录额真;每三十牛录为一固山,统领官称固山额真。  

  满人有“隔旗如隔山”之说,旗主就相当于一个小君王,对本旗有极高权力。大汗为八旗之主。  

  盛京宫殿群初建于奴尔哈赤时期1625年,原先只包括大政殿和十王亭,皇太极继位后,继续建造大内宫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等。而亲王分封以及后妃赐住诸宫是在皇太极1936年改国号为清之后进行,但为了叙述方便,在这里提前使用了各王的封号,而诸妃也提前住进五宫。  

  后金体制与汉人颇为不同,衔职复杂,称呼拗口,不仅建清前与建清后有许多改变,而且入关前与入关后也有很大区别,君臣主仆以及家人间的称呼都很特殊,此处为了照应读者阅读方便,尽量简化,统一说法,使之通俗易记;另外诸宫殿群几次翻修重建,文中所述规格未必全如史实,不免虚夸之处。特此说明,以免有考据家提出质疑,认为与史不合云云。  

  第5节  后宫掀起轩然大波(1)

  有种声音像风一样刮过后宫的庭院。  

  那是自有皇帝以来历代后宫都会有的一种声音,已经写进宫墙的每一道砖缝瓦沿里了,有风的日子跟风一起传送,没风的日子,也独自窃窃私语,嘈杂而琐碎,恻恻地,带着女人特有的殷切和怨气。  

  它们从女人的舌尖上生出,又在舌尖上传播和重复。女人的舌尖有蜜,可以随时说出甜言暖语;女人的舌尖也带刀,可以不动声色地将敌人斩于无形;女人的舌头是海,可以漂起人,把人在浪尖上抛得晕头转向,也可以淹死人,沉在海底里永世不见天日。  

  然而那样多的怨愤与算计,那么深的城府与仇恨,战争的核心,却永远脱不了两个字:争宠。如果时间可以将后宫的历史沧海桑田,那么待到水落石出,你会看到每一块石头上都写着献媚与嫉妒。  

  此时大金后宫的海底,亦布满了这样的石头。  

  前面十王亭广场的大会开得热闹。后院里各宫嫔妃的小会却也毫不逊色。  

  然而,她们的议题可不是什么评功论赏或者前途大业,而是一个人,一个刚刚出现在后宫还没来得及睁开眼睛说一句话却已经掀起了轩然大波的女人——绮蕾。  

  永福宫帘幕低垂,婢女们被远远地摒于门外,大气儿也不敢出。连廊上金笼里那只会念诗的饶舌绿鹦鹉也噤声,唯恐一开口不小心泄露了天机。  

  门内,唐祝枝山《烟笼寒水月笼沙》的卷轴下,皇太极的大妃哲哲公主端坐在搭着绣花椅帔的雕花楠木椅上,一双高帮满绣的花盆底踏着同椅子配套的楠木矮几,姿态一如既往的庄重雍容,口吻却难以掩饰地充满焦虑:“我们不能让绮蕾就这样进宫,她会给我们带来很大威胁的。玉儿,你读了那么多书,要想个办法才是。”  

  庄妃大玉儿抱着刚出生的女儿淑慧格格坐在对面,态度恭谨而温和:“姑姑,别太紧张,不会有事的。”  

  哲哲,是嫩江流域科尔沁草原蒙古贝勒莽古思的女儿。奴尔哈赤称汗后,除了征战兼并之外,与各部落结盟的一项重要手段就是联姻,哲哲公主,便是这样嫁给了四贝勒皇太极。出嫁后,她持家谨严,恪守妇道,但是因为一直没有生儿子,在后宫里地位很不稳固,于是向诸位蒙古王公求助,建议将自己的侄女、草原上艳名远播的海兰珠嫁给皇太极。可是海兰珠自负美貌无双,一心要找个最英俊最优秀的青年来嫁,不愿意与自己的姑姑共事一夫。况且自幼体弱,多愁多病,寨桑贝勒也不舍得让女儿远嫁,离开自己身边。哲哲无奈,只好将目标转向刚满12岁的小侄女布木布泰,这位小格格虽然没有姐姐海兰珠的绝世姿容,却天生的冰肌玉骨、白嫩可人,所以小名就叫作大玉儿。  

  天命十年(1625)二月,科尔沁寨桑贝勒命儿子吴克善台吉亲自送大玉儿去盛京与皇太极结亲,奴尔哈赤率领众贝勒迎出十里以外,大宴三天,以礼成婚。  

  冰天雪地间,大玉儿裹在繁复沉重的礼服下,满头金玉,周身琳琅,大眼睛一眨一眨,小嘴巴抿得紧紧的,完全像个小玩物。新婚那日,皇太极是将她抱进洞房的,把她放到床上时,几乎下不了手。  

  当时皇太极已经34岁,比大玉儿大二十有余,对着还完全是个孩子的她,很难产生男性的激情。他娶的不是她,而是她的家庭;他真正感兴趣的也不是她,而是她带来的陪嫁——科尔沁的八千铁骑。  

  他看不见她粉红花蕾般没有发育的小小的乳,看不见她娇嫩却不解风情的紧拢的腿,甚至看不见她曾经被无数次称赞的那种草原女儿罕见的白皙,在她的身上,他看到的,只是辽阔的草原,如林的旌旆。一次又一次的联姻,将他和她的家族联系得越来越紧密,这紧密的结果,并不是共同强大,而是弱肉强食。可是现在,野心还不能暴露得太早,科尔沁的王公贵族们还与他势均力敌,因而双方都不想轻易引起战争,以免两败俱伤。俗话说,杀敌一万,自伤八千,奴尔哈赤和皇太极都不会做那样的蠢事,付出无谓的牺牲。如果糖衣炮弹可以让敌人归顺,那么又何必真枪真炮地上阵厮杀呢?可是将来,他相信是不久的将来,不仅是科尔沁的姑娘,而是整个的科尔沁都会成为他的专属,在他的身下辗转呻吟,逆来顺受,正像此刻这科尔沁的女儿在他身下辗转呻吟,逆来顺受一样。政治是什么?战争是什么?也就是一个抢来或者娶来的女人罢了。化干戈为玉帛,是为了据玉帛为己有,战争的成果,就是把这降服了的战场像女人一样裹入身下纵情肆虐。也正因为这样,他对待女人的态度向来都是温和的,正像对待他的俘虏一向很温和一样,因为她们既然已经属于他,就是他的东西了,对待自己的东西,当然要小心些。  

  可是无论他怎样的轻柔温存,对于12岁的大玉儿来说,新婚之夜仍然是一生中最可怕的记忆,是很长一段日子里不醒的梦魇。那红烛照耀的帐殿,那陌生的强悍的男人,那突如其来的亲昵,那痛楚的进入,都令她惊恐而委屈。最后,当这一切都结束了的时候,所有的战绩归结为她身下一块染血的白布。  

  屋子里弥漫着一股处女破瓜后特有的新鲜而温腥的气味。仿佛海洋上的风一直吹到大漠中来了。  

  大玉儿嘤嘤地哭泣着,伤口烧灼一样地疼痛,娇嫩的皮肤上纵横着形态不一的伤痕。而那个刚才还勇猛如虎的男人从她身下抽出布条,用一种理所当然的口吻对她说:“我让你流血了,从此你是我的女人,要听我的。”然后,他翻了个身,疲惫地酣然入梦。  

  红烛滴泪,伴着大玉儿嘤嘤的哭泣一直灼痛至天明。  

  那个男人让她流血了,从此他成为她的丈夫。  

  十二岁的大玉儿不明白,为什么一个男人伤害了她,使她流血,就会成为她的丈夫,而且要求她终身听命于他。她只是朦朦胧胧地知道,流血,代表着一种征服。而且,自从这夜之后,她便不再是科尔沁草原上寨桑贝勒那个娇宠的小女儿,而变成了盛京城里皇太极贝勒的侧福晋。  

  婚后一个月,后金自辽阳迁都沈阳。第二年,奴尔哈赤去逝,皇太极继位。政务繁重,新汗王更加没有心思同自己的小新娘培养感情了。有时候大玉儿都怀疑皇太极是不是记得有她这样一个妃子,或者干脆只当她是在后宫长大的一个小女孩。而她自己,也从来不把自己真正看成福晋,一有时间,就钻到大贝勒代善的帐篷里找多尔衮玩。有时玩得累了,她就睡在代善的帐篷里,要等皇太极来把她抱回去。而当皇太极不要她伴宿,而留宿在别的妃子的宫中时,就会根本记不起这个小小妃子,任她留在大贝勒的帐中,直到天完全黑下来,才由哲哲遣人把她寻回。事实上,后宫佳丽无数,皇太极宠爱她这个小妃子的次数是极其罕有的。  

  哲哲叹息了,意识到自己的这步棋可谓废招,大玉儿实在年幼,于风流手段一窍不通,根本无力参预到争宠之战中来。她也曾苦心孤诣地试图教会她什么是女性的妩媚,什么是身体的武器,可是大玉儿没有兴趣,对她的教诲全不在意,只等她训完了,就一转身找多尔衮玩去了。  

  第6节  后宫掀起轩然大波(2)

  多尔衮大她三岁,却比她懂事得多,两个人年龄相当,志趣相投,一直往来亲密,大玉儿后来可以成为一个骑射了得的女中豪杰,完全得益于多尔衮的教授。在大玉儿心中,多尔衮才是她的亲人,甚至比哲哲姑姑还要亲的亲人。因为只有他,才是一心一意地为她,喜欢她,迁就她,而从不对她提出任何要求。她开始越来越喜欢耽在代善帐中,有时多尔衮出征前线,不在盛京,她也喜欢独自坐在那儿,抱着他的弓箭发呆,掰着指头一天天算他的归程。  

  所以,每次将士归来她总是最高兴的,而且因为年纪小,身份又特殊,她那种喜欢的样子就表现得特别张扬,常常一直冲到马头的最前面,又跳又叫,毫无矫饰,让皇太极也为之感动,觉得这个小妃子虽然不解风情,对自己却真正是好的。他可不知道,大玉儿的盼望与欢喜,初衷都不是为了他。  

  然而哲哲是知道的,她开始担心侄女与多尔衮的过分亲近或许会埋下什么祸根,说不定便是代善贝勒与已故大福晋悲剧的翻版。于是从此约束大玉儿,让她没事不许再去代善的帐篷,而规定她每天留在帐殿中读书习字。好在大玉儿对于学习汉文很感兴趣,加上年幼,注意力很容易便被转移,果然老老实实呆在后宫,一心一意钻研起学问来。不出两年,女骑士变成了女学士,说起话来引经据典,滔滔不绝,然而于闺阁之道,却仍然不开窍,见到皇太极,只是嘻嘻笑,毫不懂得眉目传情。毕竟,那时候所有的书都是给男人预备的,它们教会了男人如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却不能够教会女人怎样“书中自有后宫床,书中自有大丈夫”。  

  一转眼,七年过去了。前线战事如火如荼,后宫生活却是风平浪静。偶尔有小小石子溅起涟漪,也都是针头线尾的小隙,如石子投进湖心,波纹再大,也翻不起浪头。哲哲早已放弃了对侄女的期待,同时也觉得皇太极虽然冷落中宫,可是对其他诸宫后妃也不过尔尔,一心只关注战事霸业,于房事上兴趣索然,况且,对自己也一直敬重有加,虽不亲热,却也不算疏远,便只得罢了。她已经安下心要过一辈子这样平淡无奇的大妃生活了,可是这时候,绮蕾来了!  

  绮蕾来了,皇太极的心忽然热了。  

  那天,他被抬到清宁宫来,眼睛刚刚睁开,已经先问那姑娘的下落,当听到她还在急救的时候,他发怒了,将手中的药碗泼向太医,怒骂道:“没用的废物!要是你们不能将她救活,我就让你给她陪葬!”接着又命令所有的大夫进殿,逼他们给绮蕾会诊,说是如果救不活,就把他们统统活埋,吓得那些大夫磕头如捣蒜,惊得哲哲大妃从头凉到脚。  

  那一刻,她终于明白,真正的对手来了!  

  第二天一早,她借着自己大妃的身份,以关心为名去看过那个察哈尔女子,她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发丝凌乱,样子要多狼狈就有多狼狈,可便是这样,也仍然遮不住那股惊人的清秀。  

  一个人怎么可以那样美丽。哲哲服了。同时感到一种强大的不可阻挡的力量。她明白皇太极为什么那样急于要抢救那女子的性命,也明白她带给了皇太极怎样的震撼。她猜想自己今后的日子大抵要在冷漠中度过,怕是再也抓不住皇太极的心了。可是,她又是多么不愿意承认这失败哦!  

  “玉儿,想想办法啊。你现在已经不是刚进宫时的那个小女孩了,已经20岁了,是女人一生中最好的时段儿,前阵子,你不是已经笼络住大汗的心了,现在又要眼睁睁看着那个绮蕾来与你争宠吗?”  

  哲哲催促着侄女儿,满心满脸的恨铁不成钢。她不明白,同样是女子,这个大玉儿怎么就这样不着调儿,好像完全不懂得什么是女人的天职,而一心只在意学习汉文,研究学问。可是,就算她通晓汉人的四书五经又能怎样?能去中原考状元么?别说女人不兴进科场,就算可以,作为皇太极的妃子难道不比当状元还威风尊贵么?领袖于群妃,专宠于汗王不才是后宫女子最重要的吗?  

  她抓着侄女儿的手,苦口婆心地劝:“如果他娶了那个绮蕾做妃子,那我们往后的日子就难过了,只怕连大汗的面儿都见不着。我们做女人的,一辈子的事业就是抓住一个男人的心,给他生个儿子,稳固自己的地位。姑姑老了,一连生了三个女儿,就是不能生儿子,大汗早已对我没了心气儿,我就是再有心也难了;原以为这次你可以一举得男,那咱们姑侄在这宫里的地位就更稳固了,可惜你跟我一样,只有生女儿的命。好在你还年轻,大把的机会,这个时候不抓住汗王,什么时候抓住啊?难道等那个绮蕾醒过来,眼睁睁看着她把我们所有的恩宠全都夺走吗?”  

  大玉儿可是一点也不担心,甚至对姑姑的小题大做很有几分不以为然,可是表面上却只好做出很无辜的样子,苦恼地说:“可是姑姑,我已经尽了力了。”  

  这倒也不是推诿,如果说她从来没有为争宠这件事费过心是冤枉的。初进宫的时候,她不懂事,只知道玩,可是也学了不少东西,像是骑马、射箭、刺杀,她都不比男人差。谁叫她最好的朋友是满洲第一武士多尔衮呢,同他一起玩,多少会有些耳濡目染,近朱者赤的。可是后来,她渐渐意识到了自己进宫的目的并不是换一个玩耍的场所或者找一个学习的课堂,而是要在一个男人的领导下学会做个稍微与众不同的妃子,从而使这个男人在众多的环肥燕瘦里对自己稍微与众不同一些。  

  于是,她开始动心思制造机会让自己脱颖而出。  

  关于邀宠献媚,她听说过很多种办法,凡是在后宫长大的女孩子,都会或多或少地有一些这样的知识:像是制作几样可口的点心小菜,备了酒请那个施宠的男人来对月共饮啊;或是学习最新歌舞找个适当的时机对他表演;再或者私赂裁缝为自己特意剪制几件新装;甚至故意让他看到自己出浴的身影。  

  但是大玉儿不屑于这些,她想要找出一个更奇特更新颖的办法。  

  机会很快来了,每年秋后,皇族们照例要到围场进行一次大型狩猎,以示不忘根本。那次围猎皇上本没有带她,可她还是大着胆子偷偷跟着去了,让多尔衮将她做男装打扮藏在众武士中,直到围猎正酣,竞争进入到白热化的时候,才突然上阵,戎装快马,一骑绝尘,手起剑落,将鹿身劈为两半。回过头,嫣然一笑,将头盔猛地掀下,露出一头秀发。  

  围场上先是死寂一片,但是多尔衮适时地大喝一声“好!”使众人清醒过来,看清楚那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原来就是皇太极的小王妃,赶紧凑趣地叫起好来。那一刻,她骑在马上,太阳在她身后镶了一个金色的光圈,所有人的目光都为她凝注,狂笑声喝彩声响成一片,皇太极更是感到大大的惊喜,他忽然发现,咦,小玩具长大了,不仅相貌楚楚,而且英气勃勃。  

  从猎场回来那天,仿佛才是他们真正新婚的日子,那段时间里,皇太极几乎每天晚上都召她进清宁宫伴宿,后来又说她已经长大不合再与姑姑同住,专门拨了这个永福宫给她,封为庄妃。又因听说她爱诗,特意命人满天下寻了这只会念诗的绿尾鹦哥赏给她,那是怎样的殊荣啊。让来自阿霸垓部的那两个妃子娜木钟和巴特玛眼红得发疯。  

  可是现在,这个绮蕾的到来,却使整个后宫如同炸响一声巨雷,人还没有册封,甚至活得成活不成还不知道呢,哲哲姑姑已经如临大敌了,甚至不避嫌地跑来向自己求助。  

  第7节  后宫掀起轩然大波(3)

  在后宫长大的女孩子,同样也知道很多发泄妒意的办法:比如把敌人的生辰八字抄给打小人的神婆代为施法;比如买通婢女将那女人的头发剪一截来絮在自己的靴子底千踩百踏;比如说那女人的坏话造她的谣甚至在她饭中下毒。  

  但是大玉儿同样不屑于这些。她觉得她用不到这些个方法。而且她不服气,皇太极醒来后,一定会娶那个半死不活的绮蕾吗?她还没有见过绮蕾,听姑姑形容得天上有人间无的,可是,她才不相信真有那么美丽的人。姐姐海兰珠够美丽的了吧,还不是一直呆在草原上老大未嫁,也没见有什么王公贵族不辞辛苦地要把她求了去或者抢了去。听说这个绮蕾想刺杀汗王,那么就算她醒来,也是一定不肯嫁给大汗的了。大汗是什么人,自己还不知道吗?天下只有霸业最重,至于女人嘛,要多少有多少,又怎么肯在绮蕾身上多花精神呢?再说,就算她美丽得过自己,难道也聪明得过自己吗?她会有自己那般文武双全、博古通今吗?连大汗都夸自己的文采武功比许多额真都好,说他日统一霸业,自己堪称他的贤内助。每个美丽的女人都可以凭借身体成为汗王的一时之宠,可是有多少女人能像她这样,凭自己的聪明勇气真正成为汗王的内助呢?“内助”,这可不是一般的词,是比“亲王”啦“额真”啦之类的封号还要难得而珍贵的啊,是不加冕的亲王,没册封的皇后。有了这样一种殊恩,她还怕什么人来抢走汗王的心呢?  

  大玉儿想到这里,低下头亲了亲女儿的脸蛋,淡淡地笑了。在她心中,觉得姑姑未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实在是过虑了。  

  然而后宫里焦虑万分,未雨绸缪的还不只是大妃哲哲公主。  

  麟趾宫里的两位妃子——来自阿霸垓部落的贵妃娜木钟和淑妃巴特玛也正为了这件事相对发愁,密议不止。  

  这又是后宫里的另一派力量中坚了。  

  自古以来,后宫里的斗争总是激烈而血腥的,带着脂粉气的残酷,虽不见刀光剑影,却处处暗藏杀机。每个进宫的女子,若不想糊里糊涂地被杀掉,就必得学会怎样防人,或者先下手杀人,自己防还不够,还得联群结党,让大家帮忙防着大家,尽管这联盟未必可信,甚至往往那只与自己相握的手也就是倒戈相向时暗刺的刀。可是多一双眼睛,总是好的。  

  娜木钟的高明之处,便是她懂得如何撑开更多的眼睛,替自己看,替自己防。就像这会儿,如此秘密的商议,她却并没有摒退丫环侍从,而是聚集了心腹手下一块儿打商量,集思广益,正像是一次真正的会议那样。  

  娜木钟和大妃哲哲一样,同属于部落联姻的信物代用品。她的父亲额齐格诺颜,是蒙古阿霸垓部落的郡主,因为只有这一个女儿,自幼将她宠得无法无天,残暴任性。早在她十三岁的时候,就因为听说八哥学说话需要剪舌头,便异想天开用剪舌头的办法让哑巴说话,特命手下找来十几个哑巴供她做实验。  

  嫁给皇太极后,她刁蛮的个性丝毫没有改变,反而因为丈夫势力范围的不断扩大,她的脾气和派头也越来越大,汉史中文虽然未必精通,汉臣中土的享受却谙熟于心,麟趾宫里所有的摆设都来自江南,满堂的硬木家俱,成套的官窑瓷器,一桌一几、一杯一盏俱精致华丽,布置得像明宫里的贵妃殿一般。香案上蹲着李清照“瑞脑销金兽”的宋代琉金镂花香炉,柜子里放着“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朝鲜国进贡水晶酒具,衣架上挂着“昨夜乱山昏,来时衣上云”、“湘衣为上襦,紫衣为下裙”的百蝶穿花满绣湖锦杭绸衫袄裤褂,首饰匣里藏着“头上金步摇”、“耳中明月铛”、“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的各式钗环护甲胭脂水粉,色色样样,俱有来历。  

  有一次,为着在画上看到的一套绘着“沉鱼、落雁、羞花、闭月”四美女的湘骨四季扇子,娜木钟疯了一样立逼着礼部即日办来,逼得小校满天下搜罗,只差没有上吊。礼部的人怨声载道,说光替妃子弄玩物都忙不过来了,哪里还有精神替汗王管理礼乐。  

  然而这些话传到大汗耳中,皇太极非但不责怪她,反而很喜欢她唯我独尊飞扬跋扈的个性,说这才是天生的贵妃,若是生在贫门小户那只好委屈了,但是既然嫁给了他,要求再越份也是应该的。不过是玩物儿罢了,如果连女人这样一个小小的要求都不能满足,他又怎能称得上古往今来的第一汗王?反正又不是要不起,就尽量满足她好了。并当真封了她为贵妃,赐住麟趾宫。  

  从此娜木钟更加被纵上了天,在盛京城里,除了皇太极外,谁的话也不听,谁的账也不买,仗着父亲的威力、丈夫的宠爱,连中宫大妃哲哲对她也要退让三分。  

  当她听说皇太极带回来一个女人,而且那女人曾经试图行刺时,她立刻就明白一定是皇太极看上了那女人,但同时也想出了一个对策:自己完全有理由以热爱丈夫为名将那女人私自处死。  

  于是,就在刚才,她故意披头散发,泪涕交流,哭哭啼啼地闯进太医院去,口口声声要同那“察哈尔没教化的女贼”拼命。  

  太医们看到她来,本来都做出笑脸来客客气气地接着,可是看到她扑向还昏迷不醒的绮蕾时,却忽然乍起胆子来,团团将她围住,大喊大叫,又跪着求她不要,说是皇上有命,如果绮蕾出了意外,他们几个都要陪葬呢。  

  娜木钟呆住了,这才切实掂量出绮蕾在皇太极心中的地位。这个命悬一线的察哈尔女子,还昏睡在这里没有出手呢,皇太极已经这样看重她;如果她醒过来归顺了大汗,还不得被捧上天去?那时候,自己还有什么地位?  

  本来一个哲哲公主加上一个庄妃已经够让她头疼的了,现在又多了一个来路不明的什么绮蕾与她争宠,而且,出现的方式是这样特别,人们对待她的态度又这样隆重,一切都像暴风雨来临之前,恍惚有雷声隐隐自天际而来,即将横扫一切,而自己既然已经听到了雷声,难道还不采取措施,就这样束手以待,静等着暴雨洗劫吗?  

  不,跟了皇太极这么多年,她知道什么是防患于未然,什么是先下手为强。她不是那种静等着雨来了才想到避雨的人,她要做决定阴晴的大法师,只有她才可以呼风唤雨,如果她不要,天上就一滴水珠儿也不可以落下来。  

  她看着巴特玛:“你有没有去看过那个绮蕾?样子也不怎么的,瘦得跟个鬼似的,不明白大汗看上她哪一点了。”  

  巴特玛还在为了传闻惊魂未定:“我听说他要刺杀大汗呢,剑尖只差一寸就命中心脏,好险哪,要不是睿亲王见机得快,只怕现在……”她打了个哆嗦,说不下去了。由于她的出身不甚显赫,在后宫里,她虽然因其秀美温柔颇得皇太极欢心,却一向没有自己的声音,便是偶尔说上几句,也不过拾人牙慧,只当没说一样。  

  娜木钟不满地瞅着她:“嘘,说什么呢?大汗活得好好的。倒是那个绮蕾,刚才我去的时候,看她还在昏迷,不知醒得过来醒不过来,怎么想个方儿让她就此死了才好。”  

  “那……我们来拜天怎么样?”巴特玛踌蹰地说。她一生中没有做过什么主张,更是从来没有想出过任何有建设性的高见,在她简单的头脑里,从来就只习惯于依赖,要么依赖某个人,要么依赖某尊佛。后宫里派系众多,但是真正有实力的,却只是哲哲大妃与娜木钟贵妃这两位后宫头领,因为同宗同部,她很自然地归顺到娜木钟这边来,一切以她马首是瞻。如今娜木钟既然问到自己的意见,说明人已不足以依赖,那么自然就只有靠天了。  

  第8节  后宫掀起轩然大波(4)

  这说了等于没说的建议提出来,气得娜木钟狠狠瞪她一眼:“拜天?拜天有什么用?我们得靠自己。”  

  巴特玛立刻糊涂了,憨憨地问:“怎么靠?”  

  娜木钟神秘地一笑:“想办法,在大夫的药里加几味东西。”  

  “下毒?!”巴特玛福至心灵,竟然一点即通,却又被自己难得的颖悟吓得惊叫起来,“那会被发现的!”  

  “嘘,谁说我要下毒来着?”娜木钟轻蔑地看着巴特玛,“说你笨,还真是笨。我会像你一样笨,想出那样的笨办法来吗?”  

  一口一个笨,骂得巴特玛有些晕头转向,也有些堵气。毕竟,在地位上她与娜木钟是平等的,都是皇太极的侧福晋,而且以皇太极对她们的宠爱来看,似乎也不分彼此,并没有因为她的出身略逊而轻视于她,还不是一样赐住衍庆宫,封为淑妃,与娜木钟平起平坐?那么,娜木钟有什么道理总是当她侍女一样地呼喝羞辱呢?而且,又当着这么多丫环的面。但是她向来不会吵嘴,所以尽管心里不满,表面上却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有些气恼地低下了头。  

  倒是她的丫环剪秋替她接了话头,打了圆场:“我们娘娘就是胆小心慈,再听不得这些生呀死呀的。其实,贵妃娘娘只不过提了句药,何尝说过什么下毒的话儿来着?”  

  娜木钟被提了醒儿,自觉过分,扳着那丫头的脸笑起来:“好乖巧丫头,当初分房时怎么不是我挑了你呢?伴夏和你一般儿大,又一起进的宫,当初看她长相也还机灵,不承想绣花枕头一包草,口齿心思连一半儿也不及你。”  

  剪秋忙双腿一屈施个半礼,笑嘻嘻答:“多谢娘娘夸奖。伴夏姐姐调胭脂的功夫,我们可是一丝半毫也及不上的,一样的凤仙花,她淘澄出来的就是比我们弄的又红艳又耐久,颜色也均匀。”  

  任她两人议论褒贬,伴夏站在一旁,竟像是没听见一样,娜木钟恨得戳她一指,笑骂道:“你看她这副木鱼样子,怎么敲都不知道疼的,好像说的不是她。四宫大丫环一个赛一个的机灵,哪个不是四只眼睛两张嘴?只有我这个,竟是个泥人儿。”说着转向巴特玛,趁势缓和了语气,回到主题,循循善诱地问:“你说,如果那个绮蕾死了,大汗怎么才会发现是我们做的?”  

  “检查药渣啊。只要一查药渣,那么用过什么药不就都知道了。如果太医说没开过,那就很明显是你下的药嘛。”这回巴特玛聪明了一回,没有理会娜木钟话里的那个“我们”,却把范围指定在“你”上,意图把自己撇清。  

  娜木钟看出了她的用意,不由笑了一笑,继续问:“那如果药中根本没有毒药,而且所有的药物都是太医方子里的,那又怎么样呢?”  

  “那当然就查不出来了。”巴特玛很肯定地说,但转念想了一想,却又糊涂起来,“可是,如果是那样,绮蕾又怎么会死呢?”  

  又一次证实了巴特玛的笨,娜木钟却不再斥骂,而是以聪明人对待弱智动物特有的那种温和口吻很耐心地解释:“很简单,中草药讲究君臣相济,用量是很固定的,俗话说得好:是药三分毒。如果哪一味药搁得多了或者少了,都会引起反效果……”  

  巴特玛还是不明白,被剪秋附着耳朵说了一句,才大悟过来:“啊,你的意思是——想加大药量。”  

  娜木钟胜利地笑了:“这回你说对了。”  

  巴特玛却又糊涂起来:“可是……药渣仍然会查出来的呀。”  

  “查出来那又怎样?”娜木钟将手一挥,更加耐心地解释:“药方是太医开的,药量是太医抓的,药汤是太医煎的,就算查了出来,他们有什么证据说是我们做的手脚?况且,用药过量致人死命,太医根本不敢以这个理由上报大汗,因为那摆明了就是他们的责任。他们只会说,那个绮蕾失血过多,创伤正中心脉,回天无力,再顺带将睿亲王箭术大加夸奖,说他箭法如神,中招之人绝无生还之礼,那么大汗还有理由治他们死罪吗?如果治了他们死罪,岂非不给睿亲王面子?”  

  这一次,巴特玛总算彻底明白了过来:“原来你是想让太医们替你顶罪开脱,又把睿亲王拉进来做后盾。如果大汗治太医死罪,就等于在责怪睿亲王不该杀死绮蕾,换言之,就是不该救他。那么,他就是连自己也反对了。所以,他不可能治罪那些太医。可是……你算准太医一定会那样说吗?”  

  “一定会的。”娜木钟胸有成竹地笑着,“这套瞒天过海的把戏连我们娘儿们都懂得,他们这些混江湖的哪里会不懂,比我们还精着呢,还怕没人教他们?所以,只要你把握好时机把药放下去,我算准这一条妙计是绝对出不了纰漏的。”  

  巴特玛大惊:“我?你要我放药?”  

  “当然是你。”娜木钟理直气壮地看着巴特玛,“我上午已经去过太医院,同那些太医们撕破了脸,难道还再去一次不成?他们一定会防着我。你也是大汗的妃子,替大汗看看刺客是天经地义的,你去,谁也说不出一句闲话来。不是你是谁?”  

  第三章多尔衮将绮蕾接进了睿亲王府  

  晨。太医院的朱漆大门紧闭着,两只狮头吊环黄澄澄地发着威。  

  太阳刚刚探过宫墙,将一对狮头照得须发皆张,栩栩如生。一双纤纤酥手已经叩响了那门环。  

  门内有人应声:“谁?”  

  “太医,娘娘来了,还不开门吗?”是小丫环娇软的回答。  

  “娘娘?”门里的太医们立刻惊惶起来,“那位姑奶奶又做什么来了?”  

  门“呀”一声开了,药童赶出来,先跪下来行个大礼:“给娘娘请安。”  

  巴特玛将手一扬:“起来吧,带我去看看那个刺客。”  

  门内以傅胤祖为首的众太医们随着也迎了出来,看到巴特玛,都舒了一口气,只听说娘娘来了,还以为是麟趾宫那位刁蛮的贵妃娘娘娜木钟呢,原来是这位好脾气的淑妃娘娘,那可是好对付得多了,于是都堆下笑脸来迎着说:“哟,太医院烧了高香,怎么敢劳动娘娘贵足踏贱地来的?”  

  巴特玛拿帕子掩了嘴,笑道:“谁敢对太医院不敬?敢说他一辈子不生病么?”又命身后的丫环们,“怎么见了太医爷爷都不知道请安?没规矩。”丫环们早已得了娜木钟的令,此刻便都笑嘻嘻过来,拉着太医的袖子问长问短,又东瞅瞅西摸摸,拿起这样放下那样,没半分安静。一时间,庄重严肃的太医院忽然热闹起来,叽叽喳喳,仿佛飞了一群麻雀儿进来,闹得一干循规蹈矩的老太医啼笑皆非,面红耳赤,只管拱了袖子说:“姑娘们有话说话,千万别拉拉扯扯的,动坏了东西可不是玩的。”  

  第9节  后宫掀起轩然大波(5)

  巴特玛乘乱走向药炉旁,趁人不备,混抓了几把药塞进吊子里,唯恐不够量,药不死人,又被娜木钟奚落自己笨,因此两只手都不肯闲着,药下得又多又杂,还待再抓,却看药童已经挣脱丫环纠缠正朝这边走过来,赶紧袖起手,装作好奇的样子,对着火炉打量半天,问:“这样小火,可煮得烂这些草根子么?”  

  药童垂了手,恭敬地答:“大火滚小火煎,已经煎了好一阵子,现在只等三碗水煎成一碗,就算好了。”  

  巴特玛恍然大悟地点点头,随后走进内室,剪秋早快走几步撩开帘子来,向里面一努嘴儿。巴特玛定神看去,果然见炕上躺着个奄奄一息的女子——这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察哈尔刺客吗?就是这个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小女子亲手把短剑刺进大汗的胸膛?看她昏沉沉地睡在这里,两颊的肉都陷下去,脸色苍白,气若游丝,好像一阵风就可以吹走,怎么看都不像一个行凶的刺客,怎能相信她竟会有刺杀的勇气和力气?  

  凭心而论,巴特玛真是不想害人的。但是在后宫里,谁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活着,不做一点违背良心的事呢?不恃强凌弱,不同仇敌忾,不联群结党,那是一天也过不下去的。后宫最大的美德是贤惠,什么是贤惠?就是联的群最众,结的党最强。要么自己够强大,振臂一挥呼朋唤友;要么自知势弱,便想方设法去靠近一个远比自己强大的势力。巴特玛的依靠,是娜木钟。原因很简单,哲哲比她强,可是哲哲有大玉儿这个亲侄女,而且疑心甚重,醋意更重,根本不会视她为亲信;娜木钟也比她强,而娜木钟却不会防着她,吃她的醋,反而在很多时候会大方地分她一杯羹。许多事上,她想不到的,娜木钟替她想到了;她争不来的,娜木钟替她争来了。就像她独居的衍庆宫,就是娜木钟替她积极争取到的,从而使她在待遇上与哲哲,大玉儿,娜木钟站在了同一高度,成为诸妃仰羡众人瞩目的后宫四妃之一。那么,如今娜木钟有令,要她在绮蕾的药中做一点手脚,她又怎么能拒绝呢?  

  可是,下药那会儿还只是执行一个命令,是个机械的动作,这会儿亲眼看到绮蕾了,才忽然意识到那动作的实质是杀人。杀人?巴特玛忽然恐慌起来,心虚起来,失去了刚才的勇气。这里躺着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哪,是个虽然命悬一线却毕竟仍然生存的人,她真的要亲手割断她的生命之缆吗?  

  这就像很多武士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取人头颅如剖瓜切菜,可是如果让一个人平坦坦毫无抵抗地躺在他面前,他却绝没有勇气亲手将刀剑刺进那人的胸膛。毕竟,战斗和杀人是两个概念。武士不等于刽子手,淑妃既挂了一个贤“淑”的名儿,又怎可能视人命如草芥呢?  

  门帘儿又是一挑,傅太医亲自端了一碗枸杞人参汤过来了,恭敬地说:“这两天太医院里没闲着炖人参,娘娘即来了,赶早不如赶巧,就先尝个尖儿吧。”  

  巴特玛正想得出神,倒被吓了一跳,待接不接地盯着笑道:“怪道太医院天天往宫里报说人参不够呢,敢情都被尝了尖儿了。”  

  傅太医立即叫起撞天屈来,又要急又要笑,胀红了脸道:“娘娘千万别这么说,这要是被大汗知道了,我这颗头还能在颈子上么?这是娘娘怜贫体下,一大早儿辛苦赶来,眼下刚入秋,早晚天气凉,学生怕娘娘体弱,若是在太医院里染了风寒,可叫我们心里怎么过得去呢?这才特意盛了参汤给娘娘暖身子,倒被娘娘挑了眼,真真地叫我没话可说了。”  

  旁边几位太医也都笑着附和:“真真说的一点儿没错,平常人来了可给谁敬过参汤呢?就是麟趾宫那位前头儿来过,也还没这么着呢。”  

  一番话说得巴特玛得意起来,也不喝参汤了,便满面红光地站起身来告辞,说:“我不过随便说两句笑话,哪里就值这么着。几位太医辛苦,我也是知道的,一定会向大汗进言,不枉了你们赞我一句‘怜贫体下’。话说回来,最富富不过太医,要说你们贫,可谁信呢?不说了,祝你们妙手回春,药到病除吧。”  

  太医们齐声称谢,巴特玛自觉说得体面风趣,笑盈盈地,带着丫环一阵风儿走了。  

  反叫太医们犯起嘀咕来:“这位淑妃娘娘向来不大好事的,如何今天兴致这样好起来,特特地跑到太医院来,又说上这一箩筐话。”  

  正议论着,药童报说睿亲王来了。众太医忙又整队迎接,行礼请安。多尔衮谢了礼,问:“那姑娘可好些?”  

  傅胤祖答:“小命儿是已经保住了,只是弱得很,只怕要调养好一阵子。”  

  多尔衮便命随从献上参来,用锦盒装着,彩绳扎着,都是长白山上百年的老参。太医们大喜,一齐说:“正愁着院里的参不够劲儿呢,有了这些个,就不怕打不赢阎王爷了。”  

  这时药童已经煎好了药端来,请示傅胤祖是不是这会儿送给绮蕾服下。胤祖点了点头,却又忽然说:“先端来我尝尝。”药童依言端了来,胤祖只略尝一口,心中早已有数,面上却并不露出来,只吩咐:“煎得过了,恐药性不够,把这碗倒了,重煎一付来。”  

  原来这傅胤祖原是沈阳本地人,早在努尔哈赤建都时,便已经携了一家老小前来投奔。那时奴尔哈赤一心挺进中原,对汉人贤才深为敬重,起用了包括大学士范文程在内的一大批汉臣,其中便也有这傅胤祖。胤祖以汉人身份进驻满洲后宫,又承恩特封为太医院总管,故做事十分谨慎,他自幼饱读诗书,于皇宫内苑一干倾轧把戏了如指掌,刚才见巴特玛那般来去匆匆,形色恍惚,早已起了疑心,这会儿一尝药味,更是了然于胸,然而宁为人知勿为人道是宫人做事的规矩,这道理他不会不懂,故而面子上只说药重,并不肯道破内中玄机。  

  偏偏另一位太医不解,说:“一直看着时辰的,分明火候刚刚好,怎么就会老了。”便也端过药来尝尝,立即脸色大变,却也不好说什么,只得苦笑道:“正是煎得老了,还是傅先生高明。”  

  多尔衮察言观色,早已猜到个中真相,略一思索,已经有了一个主意在心里,便问胤祖:“不知道傅先生可愿意到我府里住些日子?”  

  傅太医一愣:“这是怎么说的?我哪里住得进亲王府去?”  

  多尔衮哈哈大笑:“您只说您愿意不愿意吧,你只要愿意,我自己同大汗说去。”  

  巴特玛离了太医院,一路碎步跑回自己的衍庆宫。未进院子,已有小丫环迎上报告:“贵妃娘娘来了,已经等了多时。”  

  剪秋不等吩咐,已经一路喊着传进去:“淑妃娘娘回宫了。”又赶上来给贵妃请安。  

  巴特玛匆匆入内,果然见娜木钟披着大红织金披风在滴水檐下立等,忙嗔着小丫环:“怎么不好生侍候着,叫贵妃娘娘吹了风可怎么好?”  

  贵妃笑道:“不关她们事,是我自己闷热,特地站在这里吹吹穿堂风。倒是你,一大早儿出门,也不多穿几件衣裳。”  

  第10节  后宫掀起轩然大波(6)

  两姐妹携手进屋,早有小丫环子奉了滚热的茶上来,另捧着毛巾唾盒等站在一旁服侍。娜木钟不等坐稳已经开口问道:“你早晨去太医院,没露什么马脚吧?”  

  “怎么会呢?他们一点儿也没有怀疑我。”巴特玛得意地邀功,“那些太医对我不知多恭敬,我夸了他们两句医术高明,他们笑得眼睛眉毛都分不清了。”  

  “那么这会儿那贱人应该已经药发身亡了吧?怎么一点讯儿也没有?”娜木钟拧着眉毛,回身吩咐自己的丫环伴夏,“去太医院打听打听,看看有什么动静没有?”  

  伴夏为难:“又没个因由又没个事头,我一个丫环,怎么好随便进太医院呢?”  

  娜木钟登时恼了,一指头戳到脸上去:“你自己不长脑子?不会想个由头进去?你是死人哪?”  

  便立刻有一个伶牙俐齿的小丫头子接口:“我去吧,我就说是福晋刚才来的时候把只耳坠子掉了,不知有没有人捡着,让他们帮我找找,边找边打听口风。”  

  喜得娜木钟眉花眼笑地赶着叫:“心肝儿,还是你会说话,难怪了你主子疼你,穿的衣裳都比她们新鲜。”又向着巴特玛说,“看不出你自己不大说话,带的丫头倒个个精明强干的,不比我手下这些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连句话儿也说不明白。”  

  巴特玛笑道:“你既这么看重她,就把她送了你可好?”  

  娜木钟认了真:“你说的可真?我拿两个丫环同你换,再不让你吃亏就是。就只怕你嘴里头大方,心里舍不得。”  

  巴特玛道:“瞧姐姐说的,一个丫头子罢了,既然姐姐看中了,我有什么舍得不舍得的?倒也不用拿两个来换这个,我也不敢占姐姐的便宜,只要姐姐高兴,把那只攒丝金步摇的凤头钗子借我用两天,容我比着样子打一支来就好。”  

  娜木钟笑道:“借什么借?那样子的凤钗儿,我那里多的是。你既然喜欢,只管拿去好了。就当我同你买了这丫头了。”  

  巴特玛大喜:“姐姐好不大方,只是一个小丫头子罢了,哪里值得姐姐拿金钗来换。我可不是占了姐姐的大便宜了。”  

  娜木钟道:“你我姐妹,不必计较。”当即回头命伴夏立时取钗子来交给巴特玛。又问这丫头名姓。  

  那丫头果然机灵,见问立刻跪下道:“娘娘既抬举我,一根金钗换了我,以后我整个人都是娘娘的了,哪里敢有自己的名姓?娘娘那么好学问,奴婢斗胆,求娘娘给赐个名儿吧。”  

  娜木钟奇道:“你听谁说我学问好?你又知道什么学问不学问的?”  

  小丫头抿嘴儿笑道:“娘娘的学问,连大汗都说好,要不怎么四宫里大丫环的名字都是娘娘给取的呢?我们小丫头子当然不懂什么学问不学问的,可是四位姐姐的名儿好听,我们总也是长耳朵的,平日里就议论着,怎么能让娘娘也给赐个名儿才叫造化呢。”  

  娜木钟大喜,赞道:“好个灵巧丫环。既这么说,我不答应都不行了。给你取个什么名儿呢?你是我拿一根钗子换的,要不,就叫做钗儿吧。”  

  小丫头磕头谢道:“谢娘娘赐名,钗儿在这里给娘娘磕头了。”又特地向巴特玛磕头辞别旧主,便径自向太医院去了。  

  娜木钟抚掌大笑,心里十分得意。原来,她在宫中处处拔尖儿,唯学问一项上,自知差之庄妃甚远,因此才越要卖弄,吟诗做赋那是不行,可是给丫环取个香艳不俗的名字倒也还在行,当初皇太极买进四个大丫环分赐四宫,她拗着抢着要先给取了名才分,就是要给庄妃使点颜色。按理各宫丫环该各宫娘娘自己命名,但是娜木钟说,中原大户人家的丫环都是统一取名才显得气派,且多与四季富贵有关,如春兰夏荷秋菊冬梅之类,咱们偏偏跟他们反着来,把四季放在后面,也找上四种植物入名,而且是药用植物,比他们值多着呢,没那么虚飘。这样子,就算是把汉人比下去了。  

  给小丫环取名本来是玩艺儿,可是这提法却深得皇太极的心思,于是欣然允诺。巴特玛自然只有说好的理儿,庄妃于这些事上向不计较,哲哲虽然不满,却不愿为取名小事伤了和气,损了自己贤良安静的美名儿,且皇太极已经允了,她也只得默认。因此这四宫丫环的取名大事上可算娜木钟在宫中争宠暗战中的一个小小胜利,最引以为自豪的。如今小丫头投其所好,怎不叫她顺心快意呢。  

  片刻钗子取了来,盛在红漆描金檀香盒子里,足金打制,约二两轻重,顶端一颗大东珠,耀眼生花。  

  巴特玛喜不自胜,紧紧抓在手中,翻来覆去看不够,又指着那颗东珠说:“金价还有限,单只这颗珠子,已经好换了去我整个衍庆宫里的丫头了。”  

  娜木钟不在意地说:“一根钗子值什么?我重的是我们姐妹的情意。只要你我一心,还怕这天下有什么罕物儿是我们想到得不到的?”  

  正说着,钗儿已经打探消息回来了,匆匆忙忙地跑进来回道:“两位主子,不得了,我听太医说,要把那个绮蕾送到睿亲王府里去呢。”  

  娜木钟一愣:“睿亲王府?这关睿亲王什么事?”  

  “谁知道呢?只听小药童说,刚才主子头前走,睿亲王后头就脚跟脚地来了,拿了一些人参,又说了会儿话,就进宫求见大汗来了,再接着,大汗就传下话来,说让太医和绮蕾一起搬进睿亲王府去住。”  

  巴特玛的脸腾地红了,向娜木钟埋怨道:“这不明摆着吗,准是睿亲王爷猜到我们的心思,跟大汗说要把绮蕾藏到他家里去才安全。这下子,大汗一定要怪罪我了。”  

  娜木钟也恨恨地骂道:“多尔衮这该死的犊子,马槽里伸出个驴头来,真是多管闲事。”又呵斥巴特玛:“慌什么?谁要治你的罪了怎么的?要是大汗真怀疑你,这会儿还有你四平八稳坐着的,还不早派人砍了你的头去了?记着,如果有人问起你今天早晨的事来,打死也不要承认,就推说一切不知道,许是哪个小丫头乱动乱拿,贪玩多放了几把药进去吧。逼得紧了,还怕抓不着人顶缸吗?”说着威严地向四下眼光一扫,吓得一干小丫头一齐跪下身来,不知道哪一个倒霉的会被主子看中抓了来做顶缸的。  

  巴特玛略略镇定,却仍然两手抚着胸口叹道:“早知道这样,不如不要多事的好。”一边说着,手上却只是抓着那支新得的凤头钗儿不放。  

  流言像风一样迅速地传遍后宫,连每一株草每一道墙都在重复:绮蕾被多尔衮接进睿亲王府去了!  

  娜木钟听到了,巴特玛听到了,哲哲和大玉儿也听到了。  

  第11节  后宫掀起轩然大波(7)

  同往常一样,永福宫的丫环们照例被摒于门外,不见传唤不得进来。大玉儿亲自用缎泥提梁大彬如意小壶斟了杯茶奉给姑姑,轻声道:“姑姑尝尝,这是新下的安溪铁观音秋茶,味道最清爽的。”待哲哲慢慢地饮了,才款款地问:“姑姑又是为了绮蕾的事在犯愁吧?”  

  “就是呀,我听说多尔衮把她给接家去了。”哲哲百思不得其解:“这里面关着多尔衮什么事?他干嘛要将绮蕾接了去?难道他家里藏着什么华佗扁鹊?一旦救不活,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这也没什么好想不通的。”大玉儿慢条斯理地分析着,“不是说十四爷进宫前衍庆宫那位刚去过太医院吗?我想,八成是那位主儿做了些什么手脚被十四爷发现了,向大汗暗示了几句。大汗担心绮蕾留在后宫不安全,又分不出身来照顾,所以才要把她保护在睿亲王府里,让人没机会下手。”  

  哲哲恍然大悟:“是为了邀功啊。”又咬着牙说,“也不怕救不活绮蕾,邀功不成,反被大汗怪罪。”  

  大玉儿没有接口,她的心里也是很不舒坦的,却不是为了皇太极,倒是为了多尔衮。自从她和多尔衮都一天天长大,他们的接触就少起来,到了现在,已经很难得见上一面了。可是那个绮蕾却可以大摇大摆地住进他的家里去,同他日夕相见。这多少让她有点酸溜溜的醋意。  

  停了一下,哲哲又道:“以后要想知道那个绮蕾的消息倒难了,多尔衮这倔驴子是不会吐半个字儿的。”  

  大玉儿仿佛看到一线光明,立刻怂恿:“那倒也未必,多尔衮对姑姑是忠心的,你召他来问话,他未必敢瞒着。”  

  哲哲犹豫:“可是我用什么理由召他进宫呢?”  

  大玉儿轻松地笑道:“这有何难?姑姑是后宫之首,后宫里有人被接出去了,姑姑还不该多叮嘱几句吗?也是替大汗分忧的意思。”  

  哲哲笑了:“玉儿,还是你心眼儿活。”便立刻发下令去召多尔衮晋见。  

  少时多尔衮传到,哲哲在炕桌后端坐着不动,大玉儿却亲自迎出门去接着。自从永福宫落定,多尔衮这还是第一次进来,初时见到院中荼蘼架牡丹丛已经颇觉触动,待到进了正房,看到一堂摆设,更觉惊心。只见壁上图画条幅无数,淡墨山水,浓情词句,皆是中原笔墨,案上端砚湖笔,宣纸徽墨,一应俱全,然而映入眼中,却无半分书卷味,倒是隐隐透着一股子兵气,惟有炕桌后一座剔红楼阁人物座屏还有几分闺阁气,却又被南炕上供着的萨满神座香炉香案给冲得淡了。再看大玉儿本人,也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拗着自己学习弯弓射箭,骑马猎鹿的小姑娘,而是举止淡定,眉梢眼角全是文章的一位庄妃娘娘了。  

  在多尔衮心中,自打识人事儿起,便已认定大玉儿是他的人,不过是暂时寄养在皇太极处的,只等他日报了仇,就可以“兄终弟及”,不仅夺他汗位,而且娶他遗孀了。皇太极是一心想入主中原的,可是自己不会给他机会等到那一天的,因为自己要做皇帝。到那时候,就封这个文武双全精通汉文化的大玉儿做皇后,她比她的姑姑哲哲公主有头脑多了,也比自己家里那位睿亲王妃像样儿,只可惜还要等些日子才能遂这心愿,而不能立时三刻就把她紧紧地抱在怀里,狠狠地揉搓亲吻。  

  想着,多尔衮一时再忍不住,跨门槛儿的一刹,趁人不备抓住大玉儿的手狠狠一捏。大玉儿一惊,急急缩回手,脸上却半点不露,只扬声说:“姑姑,王爷来了。”来至哲哲身旁,向奶妈手中抱过女儿来逗弄。  

  多尔衮上前见了礼,哲哲抬起眼,带搭不理地问了好,又思忖半晌,这才慢吞吞地开口:“我听说你把绮蕾接家去了,那可真是有劳操心了,她是大汗看中的人,虽然还没正式进宫,可是大家心里都明白,早晚的事儿,你既揽了这趟差事,可得小心照应着。”  

  多尔衮听这几句话说得不体面,便不答言,只是躬身又行了一个礼,却解下腰间系的一枚玲珑玉佩来,笑嘻嘻地向大玉儿道:“今儿来得急,没给格格预备见面礼,这件小玩意儿给格格摔着玩儿吧。”  

  大玉儿与多尔衮一同长大,向来知道多尔衮所带之玉佩是为回疆和阗美玉所制,雕龙镂凤,精致温润,而且冬暖夏凉,乃是一件宝物。见他竟然如此轻描淡写便将宝玉送了女儿,自是待自己情深意重之故,愈发感慨,便抬起女儿小手做拱手状道:“淑慧谢谢叔叔,淑慧给叔叔磕头了。”  

  多尔衮道:“好个粉妆玉琢的淑慧格格,让叔叔抱抱。”径走过来,便当着大妃的面儿,趁抱接孩子之际在襁褓底下向大玉儿胸前一阵揉捏。大玉儿心里一颤,早撒开手来,转身走开。  

  哲哲一丝也不察觉,犹装腔作势地道:“我们在这宫里,高墙深院,什么也听不见看不见,十四弟不同,人高马大,眼目众多,我们想不到的,十四弟要帮我们想着才是。”多尔衮嘿嘿笑着,仍然不置可否,却在袖子底下向大玉儿做个姿势。  

  大玉儿恨得牙痒痒的,又怕哲哲起疑,不好太过沉默,只得也随声附和着:“就是,我们娘儿们没什么机会出宫,忒没见识,全赖十四爷指点,以后有什么事儿,亲戚间还该常常走动走动才是。”  

  一时话毕,哲哲仍命大玉儿送多尔衮出去。到了雕花门前,多尔衮见眼前不过是忍冬等几个心腹丫环,再无顾忌,猛回身搂住大玉儿道:“想死我了,几时再回到小时候那样儿才好呢。”丫环们吓了一跳,俱掩面背身而笑。大玉儿却毫不惊惶,只蹙眉道:“我现在是大汗的妃子,你怎么还这么没上没下的?”  

  多尔衮笑道:“什么上上下下的?小时候,咱们一处吃一处玩,你整夜呆在我帐篷里,我摸也摸了睡也睡了,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老实说,想不想我?”说着只管扳过脸来亲嘴。大玉儿板下脸来,下死劲儿推开道:“现在可不是小时候,你我都老大不小了,怎可再动手动脚的?”抽身走开。  

  多尔衮受了冷遇,却并不气恼,只眼瞪瞪地瞅着她走回内堂,满以为她临进门前必会回头望一下,却见她径直进门里去了,终究也不知她是何心意,心下倒有些闷闷的。  

  黄昏时分,绮蕾被一乘四帷金铃翠幄软轿抬进了睿亲王府。  

  一路铃声清脆,唤起多尔衮沉埋的心事。他的眼神阴郁,只觉得这一段简直不是回家的路,而是向着皇太极复仇的路上在挺进。每一声铃响都呼应着他的心跳,而那铃铛覆盖下的轿中姑娘,虽然还不能睁开眼睛,然而多尔衮觉得,她和他的命,已经连在一起了。  

  第12节  后宫掀起轩然大波(8)

  睿亲王妃早已得了消息,打中午起就亲自监督着让人将后花园一溜十来间房子打扫出来给绮蕾及太医们居住,又点了四个伶俐的大丫头拨过去听用。一切打点停当了,又忽然想起什么,一叠声儿地唤贴身侍女乌兰翻出那件新做的重锦葛袍来服侍自己换上。  

  乌兰不解:“这是预备了冬天穿的,这会儿才刚刚入秋,是不是早了点儿?”  

  王妃想了想,终究不舍,犹犹豫豫地道:“王爷说要傍黑回来,傍黑的时候,天已经凉了,这些日子早晚温差大,穿重锦也不算早吧?”她用的是商量的口吻,与其说是在问乌兰,不如说是在劝自己。然而当乌兰真个依言翻出衣裳来服侍她穿上,她却又踌蹰起来:“还是你说的对,这时节穿这个,好像是早了点,倒叫人瞧着笑话。”  

  这是一个五官端庄得没有特色,身材丰满得略显痴肥的女人,说话做事都较旁人慢半拍,仿佛不如此就不足以显示身份的尊贵似的。然而这也不能怪她,实在是睿亲王府的生活太枯燥单调了,完全不给她训练口才心智的机会。她生在一个和硕亲王的家里,又嫁与另一个和硕亲王为妃,打小儿就知道作为女人,最好的出路就是嫁个好男人。可是嫁了以后才知道,女人和男人在一起只是半个人,女人和女人在一起才能找全另外半个自己,才是个完整的女人,这样子的生活才够充实,才有心气儿。然而多尔衮对于内帏之事是冷淡的,他自己不纳侧妃,也不许她与其他王府福晋来往,害得她自从进了睿亲王府后,日子就完全静止了。过一年等于一天,而一天也像一年那么漫长。每一天都是前一日的重复,没半分新意,就是做了新衣裳,也没有人可以炫耀。如今绮蕾来了就好了,从此自己可就算有了个伴儿了,就算不是伴儿,是个对手也是好的,至少可以在一起斗斗嘴,比比身家手段儿——打小儿学的那些闺中手段,到王府后居然用不上,岂非荒疏可惜?因此上兴头头地,只管同乌兰猜度着绮蕾的模样儿:“大汗亲自看中的,应该不会错。可是听说只是察哈尔草原上一个普通牧民家的女儿,一朝飞上枝头变凤凰,不知道性子会不会很骄?”  

  乌兰早已猜透主子心意,闻言劝慰:“凭她怎么骄,现在可还不是汗妃。一日不是汗妃,就一日不能在奶奶面前不敬,就得跪着给奶奶请安。就算她改日真成了汗妃,也只是庶妃,奶奶虽然是亲王福晋,却是正福晋,她也不敢在奶奶面前怎么着。”一边翻开柜子来,也不待吩咐,顾自将各色秋装旗袍铺了一炕,尽供王妃挑选。又打开头面匣子来,替她打散头发,重新梳成个一字平髻,插珠贴翠,又特意戴上大装钿子冠,理好肩上的绦子,在镜子里左右端详,直至满意了,才选了一方湖锦熟罗帕子递在王妃手中。  

  睿亲王妃笑着,在这心腹婢女面前也无可隐瞒,只管在镜子里同她对望着讨主意:“那么,依你说呆会儿客人来了,我是接好呢还是不接好?”  

  乌兰答:“接当然是要接的,您是主她是客么,可是也不必太恭敬了,您只管摆出奶奶的款儿来,也好让她知道咱府里的规矩,免得太纵了她,以后倒叫奶奶难做。”  

  睿亲王妃迟疑:“不会吧?大汗让她住到咱们这里来养病,是瞧得起咱们信任得过的缘故,若是慢怠了,只怕于大汗面上不好看,没得让人挑了眼去。二来对她巴结着点,那么改日她做了妃子,得了大汗的宠,也会多向着咱们点儿,咱们在宫里也就算多了一个靠山。”  

  正谈论着,小丫环进来报说轿子到了。睿亲王妃顿时着忙起来,呼地站起身来便往外走,乌兰忙忙拉住,拾起绛纱披风来侍候穿上,又重新仔细地理妥钿子绦子,才相随跟出。  

  这里多尔衮和傅胤祖已经在大门前下了轿,却命抬绮蕾的轿子一路不停,径直抬进门去,早有十几个王府小厮迎出来接了傅胤祖手中的药匣家什,多尔衮便携了胤祖的手一同进去,胤祖惶恐,深施一礼,整顿了衣冠,这才落后半步恭敬随进。  

  入门处迎面一道巨形阳文荷花青玉照壁,此时正值日落时分,夕阳如血,探过墙头射在照壁正中琉璃方心上,反出一片青冷的玉光。转过照壁,正对着大堂,两侧开角门通向内院,以雕栏画柱抄手游廊连接,四个婆子已经候在那里准备接轿杆,然而多尔衮亲自押着,并不叫停,只挥挥手命仍往里走。一路山石穿凿,溪水潺潺,鹿奔兔跃,花柳迷眼,胤祖也不及细看。  

  又走了一箭之地,方是后花园,睿亲王妃正率了丫环站在门内迎接,见到几个汉子直闯进来,吓得躲闪不迭。胤祖少不得硬着头皮上前厮见了,匆匆行过礼,未及多说,只跟着多尔衮,脚下不停,穿花拂柳,来到花房门前。多尔衮这才命轿夫们停了轿走开,又亲自指挥着丫环用缠藤软榻将绮蕾抬进房去。  

  睿亲王妃定下神来,忙忙跟着进去,待到看清了绮蕾的真面目是个只有半条命的活死人,不禁暗笑自己打扮了半天,竟是俏媚眼做给瞎子看,然而见到多尔衮如此紧张隆重,却又不禁好奇,也跟着郑重起来,吆三喝四看着众丫环将绮蕾安置稳妥,又请傅胤祖去看过他的居处。  

  胤祖重新上前施礼,这才算正式见过了,睿亲王妃又将四个丫环叫到面前来命令见过大夫,丫环们便垂着手齐问了一声傅先生好,王妃骂道:“不懂规矩。”丫环们忙跪下了。胤祖忙亲自搀扶起来,连声说不必多礼。王妃又和颜悦色地,再三说这几个奴才以后就归后花园使唤,有什么事只管吩咐她们做,住在府里千万不要客气云云,胤祖恭身谢过,又领了茶,管家来报前厅已经摆出饭来,便请众人过去用饭。  

  自此,傅胤祖便在睿亲王府安顿下来,除每日早晚向睿亲王请安问候,再偶尔进宫向皇太极回话外,心无旁骛,日夕只以诊治绮蕾为要事。可幸这后花园一带疏竹茂林,很是幽雅,正是疗伤养病的好所在,除南角有一月洞门与前庭相通外,北墙又有一后门直通街上,方便众医生出入,免得与王爷家眷相撞。胤祖身受皇太极与睿亲王两重恩宠,自觉任重,诊方布药十分尽心,正可谓施尽平生绝学,不敢丝毫大意。  

  第13节  多尔衮和绮蕾结成同盟(1)

  绮蕾沉睡着。  

  任凭众人如何为了她闹得天翻地覆,她只是一无所知。  

  这个至今还昏迷不醒生死未卜的女子,是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到来给盛京城带来了多大的惊扰的,更不知道在这一场梦中,她的命运已经被几次转手。  

  她的梦境,仍然停留在刚刚遭到洗劫的漠南蒙古察哈尔部草原上,那里长眠着她慈爱的父亲,英勇的兄弟,他们的亡魂在对自己哭泣,哭诉着惨死的命运和破碎的家园。  

  梦境支离破碎,不仅因为昏迷,也因为痛楚。太强的恨与太深的爱都会使有情的人痛楚,可是她所有的感情在一天里耗尽了,在她踏着父兄的尸首跨步上前,将剑尖刺入皇太极胸膛那一刻就耗尽了。倒下的时候,她没有哭也没有笑,因为她不会哭也不会笑了,她从此是一个失心的人。即使她的身体可以活转,她的心也死了,死在多尔衮的羽箭下,也死在她自己的短剑下。  

  日和夜不再分明,梦和醒也没有清楚的界限,她偶尔会睁开眼来,被人强灌几口药汁或者参汤,接着便又沉入黑色的梦乡。  

  傅胤祖使尽了浑身解数,却始终不能令绮蕾真正醒来。睿亲王一天几次地过访,已经明显不耐烦,傅胤祖只得据实禀报:“这位姑娘受伤很重,所幸体质强健,底子好,并不致命,只是在她的思想里,完全没有求生意志,根本不愿意清醒。如果她自己已经放弃了,那是神仙也救不活的。”  

  多尔衮皱眉沉吟:“昏迷以来,她从没有醒过吗?”  

  “醒过几次,但是时间都很短,略睁一下眼,就又睡了,问她话,也不肯回答。”  

  多尔衮便猜到几分,吩咐说:“下次只要她醒来,马上通知我。”  

  次日早晨,家人果然来报,说绮蕾醒了。多尔衮立刻披了衣服匆匆赶去,只见傅太医正同着药童合力为绮蕾灌参汤,绮蕾双眼紧闭,只是微微地摇头,似不欲饮。  

  多尔衮挥退众人,亲自接过汤碗来,坐到绮蕾床前,问:“你还记得我吗?”  

  绮蕾微微睁开眼来,目光沉静,黑亮而凝定,虽然刚刚醒来,却看不到丝毫的迷茫与怯惧,专注地,深沉地,久久望着自己,倏然一闪,似乎想起了他是谁,神情略带惊讶,不说一句话,却已经胜过千言万语。多尔衮只觉那目光如两道利箭射穿了自己,整颗心忽然变得空空地,他更近地俯向她:“你醒了吗?太医说你醒了,你真醒了,就说话。”  

  可是她不想说话,虽然从她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分明已经想起他是谁,也记得他就是那个一箭射入自己胸膛差点要了自己命的满洲武士,可是她的眼光中没有恨,也没有惧,只是轻轻地一闪,就又闭上了眼睛。  

  多尔衮不得其法,只得使出杀手锏,一字一句地道:“皇太极没有死!”  

  她的长睫毛一震,立刻又睁开眼睛来,震动而专注,在他脸上搜索着新的讯息。是的,皇太极,她至恨的仇人,她死之前最后的心愿,她亲手将剑刺进他的心,他怎么会没有死?怎么可以?如果他活着,自己的死还有什么价值?  

  这时候她真正清醒过来,瞬间恢复了所有的理智与思想。死?不,自己还没有死。皇太极活着,自己也活着,所以,他们的仇恨也都活着,没有完,也完不了!  

  她试图坐起来,但太虚弱了,只做了一个要坐起的姿势便放弃了。  

  多尔衮立刻抓住机会,扶着她欠身坐起,一直将参汤递到她的眼前,冷静地说:“我知道你恨他,所以,你一定要活过来。他一天不死,你也不能死。”  

  绮蕾有些糊涂,不是这个大胡子的武士从自己剑下救了皇太极么?不就是他想要自己的命么?为什么他现在又要自己活着?  

  多尔衮读懂了她的疑问,他扶着她,仿佛要借那扶持将自己的精力生气通过双手传给她,他以一种不可动摇的坚定对她,也对自己说:“我也恨他!比你恨得还深,还强!所以,我不会再阻止你,我会帮你,帮你报仇,也就是替我自己报仇!在这之前,你得让自己尽快活过来!”他把参汤递到她嘴边:“喝下去,只有喝下这些救命水,你才能活着,才能报仇,不然,你就是死得不值得!”  

  于是,她开始吞咽了,艰难地,一小口一小口,不等喝完,已经“哇”地一口,将刚刚喝下的参汤又悉数都吐了出来。她实在太虚弱了,胃脏功能都已减退,已经没有消化的能力。  

  参汤淋漓,吐了多尔衮一身,但是他只是抖一抖衣裳,说:“你稍微休息一下,我叫太医重新煎一碗来,等下再喂你喝。”  

  一连几天,他都亲自守在床前给她喂汤喂药,她总是喝了吐,吐了喝,他不介意,仍然坚持喂,她每喝进一口,他就像自己又打赢一场仗那样,长出一口气,一边不住地给她打气:“对,喝下去,再喝一口。如果你连一碗汤都对付不了,又怎么对付皇太极?难道你想一辈子躺在这床上做个废人吗?你的仇怎么办?恨怎么办?你得活着,为了你的父母,为了你的族人,为了我们共同的仇恨!”  

  每次他喂食的时候,太医和丫环们就都被支开。傅胤祖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但是他的习惯是不闻不问;可是丫环们就没有那么识大体,她们原原本本地把睿亲王每天来探望绮蕾的时间和次数都详细禀报王妃,说是“王爷对那个绮蕾紧张得了不得,天天变着方子弄了补药来喂给她喝,一辈子没见王爷那么细心过”,又说“后花园里每天不是鹿茸就是猴脑,什么长白老参,天山雪莲,又是熊胆,又是虎肝,凡大夫想得到的,王爷都有本事给弄了来,银子花了海了去了。”  

  睿亲王妃暗暗称奇,越发觉得这个绮蕾来头不小,便也一天几次地往后花园跑。可是花房前有兵把守着,说王爷有令,绮蕾姑娘需要静养,恕不见客。王妃不乐,这是自己家里,自己怎么倒成了客了?但是到底不便硬闯,只得仍向丫环打听底细。  

  好容易听说绮蕾彻底醒了,也能吃东西了,也能下地走动了,也肯说上几句话了。花园口的兵也撤了,便是傅太医,也在开春的时候回到宫里太医院去了,只每隔些日子来替绮蕾把把脉,开些保养滋补的药物。睿亲王妃便趁着元宵节到,以给贵客送元宵为由,大张旗鼓地到后花园探望绮蕾来了。  

  绮蕾听得禀报,依礼迎出门口接着,却既不谢过救治之恩,也不曾告叨扰之罪。只见过礼,便让在一边相陪,没半分趋奉之意。王妃有些不悦,却不舍就此离开,仍一厢情愿地握了她手说些针指女红的闲话,又向绮蕾夸耀宫中见闻,绮蕾仍是淡淡的,脸上连个笑影儿也没有。  

  如是几次,睿亲王妃一片热心渐渐冷下来,这日晚间偶尔向多尔衮说起,略露出几丝不耐之意,多尔衮已是一惊:“你去看过绮蕾?怎么我不知道?”  

  第14节  多尔衮和绮蕾结成同盟(2)

  睿亲王妃触动心事,忍不住抱怨:“你哪里有时候肯听我说话?我倒想让你知道,可就是不知道怎么同你说。这几个月里,你难得到我屋里来一次,除了进宫,就是往后花园跑。我倒不信,那个绮蕾见我不恭不敬的,见了你难道会有话说?”  

  多尔衮皱眉道:“混说些什么?那是大汗看中的人,将来总要进宫的,你同她交往,话深话浅都是不便,以后还是不要往后花园去了。”  

  王妃却又后悔起来,自恨不该向多尔衮饶舌,因为即使绮蕾不说一句话,毕竟还是一个外边来的人,还可以听她说话,现在不让自己过那边去了,可不是连这点诉说的乐趣也没有了,心中大不畅意。  

  可巧这日宫里传话下来,说清宁宫娘娘和永福宫庄妃召见她,要和她叙叙家常。睿亲王妃大喜,立刻隆重打扮了,穿上那件重锦葛袍欢天喜地地进宫去。  

  原来这睿亲王妃也是来自科尔沁草原,细究起来还是大玉儿的表姊妹。因此进了宫,先见宫礼,再见家礼,赶着哲哲亲亲热热叫了声“姑妈”,因道:“前几天我在家还念叨着,这元宵佳节,是个团圆的节口,只可惜山高家远的,连个亲人儿也见不着,就想着进宫来看看姑妈和妹妹,只是不得由儿,就这么巧,咱娘儿们的心想到一处去了,若不是姑妈召见,这宫里门槛高,我可怎么见得到姑妈和妹妹呢?”  

  哲哲笑道:“这话说得恶心,自家亲戚见面,还要想什么由头?你心里果真有我,来就是了,何必还要等我召见?”便命小丫环将那元宵节剩下的细巧果点打点出来,装在食盒子里让睿亲王妃带回府去。  

  睿亲王妃闻言大喜,紧着问:“姑妈说这话可真?以后我若想着姑妈和妹妹,可是能随时入宫来的?”  

  大玉儿也笑道:“怎么不真?我们也多想着你呢,只怕你忙,抽不开身。难为你,那么大一个王府,就只你一人照应,若不是姐姐能干,换个平常人儿,早累跑了。我们可还怎么敢不体恤,老要你来宫里陪我们呢?这些个吃食也不算个礼,亲戚见面,有个意思儿罢了,你吃不下,只管赏下人去,好歹是宫里带出去的,图个吉利意思不是?”  

  一席话说得睿亲王妃眉开眼笑,只不知道该怎么得意才好,果然道了好多府中艰难,又把自己的理家才干大大显摆一番。话赶话儿地,便渐渐说到这绮蕾一节上来,说:“初进府的时候惊动得什么似的,那绮蕾本人虽没什么,不过是察哈尔的一个贫贱人家的女孩儿,可毕竟是宫里送出来的人儿呀,敢不好生侍候着?又凭空多出那么些个太医,都是宫中老爷,哪个敢怠慢?一个疏忽不周到,就怕被他们挑了眼去,到时候不说我妇道人家顾不周全,倒说是王爷有意不把大汗公务当要事呢。因此天天留着八个心十六只眼睛,就只在这绮蕾身上招呼,生怕错了一丝半毫儿。总算把她一条命找回来了,那人参虎胆的,吃掉我半个王府呢。”  

  哲哲用了心,抓紧问道:“依你这样说,绮蕾大好了?”  

  睿亲王妃道:“可不大好了怎么的?不知吃下几吨贵重药材去。可着金子打也打出她这么个人儿来了。姑妈可不知道,那些太医老爷们有多疙瘩,开的药方药引儿凭你做梦也想不出来的稀罕件儿,什么子时竹梢上滴的露水,未时瓦上凝的霜粒儿,又什么初交配的蜈蚣,正发情的猫儿眼儿,不知哪里来的故事,撺掇得我整个府里的人不用做别的事,光替他弄霜弄水抓猫掀瓦地就忙不了……”  

  还待夸功,却看娘娘脸色渐渐不好起来,也不知说错了哪句话,不敢再哭穷,便含含糊糊地道,“不过也没什么啦,只要是能替大汗分忧,就是咱们的福气了。”  

  大玉儿笑了一笑,道:“果真姐姐最是对大汗忠心的,姐姐这番心意,得空儿妹妹一定要向大汗禀报的。还望姐姐以后不要见外,多想着我们娘儿俩,常往宫里才是。”三言两语,将睿亲王妃打发了去。  

  王妃一路走一路想,终究也不明白自己哪句话得罪了娘娘,回到家,不敢隐瞒,便将整件事始末原原本本向多尔衮学说了一遍。多尔衮大惊:“你惹了祸了你!”  

  王妃不服:“我哪里惹祸了?淑妃娘娘还夸奖我忠心,要向大汗代为美言呢。”  

  多尔衮气道:“你这么大人,哪句是真话哪句是客套也听不出来,她哄你呢!你呀,你那点心计,给大玉儿提鞋也不配。我告诉你,从今天起,直到绮蕾离府,你哪里也不许去,不许去后花园打扰绮蕾,也不许到宫里去搬弄是非——好好的事,都被你搞砸了!”  

  王妃哭起来:“我搞砸什么了?你什么也不说给我,就发这么大脾气!我自己家的后花园,我倒不能去了;好好地进一回宫,又没说错什么,怎么就惹祸了?什么叫给大玉儿提鞋也不配?我知道你和她打小儿一块长大的,对她另眼相看,可人家如今是永福宫庄妃,你想惦记着,可也得惦记得上呀。只知道拿我出气,算什么英雄!”  

  多尔衮被说中心病,也不答言,“咳”地一声抽了袖子便走,一连数日再不到上房去睡,夜里只住在内书房,却每日叫了不同的侍女去陪。睿亲王妃渐渐悔上来,打发乌兰去叫了几次,只是叫不回。到后来,索性乌兰也不回来了——被多尔衮留下陪宿。王妃气得无法,又不好发作,再想想有乌兰陪着,总好过别的丫头陪,只得认命。隔了几天,便嚷起胃气痛来,正好以此为由不再往外走动。便是宫里再来传召,也以托病故婉辞。多尔衮听说了,这才转怒为喜,又重新回到上房里来。自此,睿亲王妃的性格儿更被磨得一丝棱角也无,凡丈夫大小事由,一概装聋作哑,不闻不问。  

  多尔衮和绮蕾结成了新的复仇联盟。  

  这两个生死敌人,他曾经差点一箭要了她的命的,可是现在,他们成了盟友。他看着她的脸色一天天红润起来,身体一天天健壮起来,就好像看到自己的作品一天天完美,看到自己的志愿一天天实现,他已经把她当成自己的私有品,她的命是他差点要了去的,也是他好不容易抢回来的,她因为他而死,又因他死而复生,是他的作品,他的武器,他的盟友。她是他的,是他的!  

  生平第一次,他向别人清楚地剖述了自己,剖述了六年前那段血海深仇,也剖述了六年里自己的满腔郁恨。这些话,是他连对阿济格和多铎也没有说过的,他怕他们不够坚强谨慎,会不小心泄露了自己的秘密。可是他却对绮蕾说了,他觉得她是值得信赖的,不仅仅因为她曾经刺杀皇太极,更因为自己差点杀死了她而如今又救活了她,她的生命已经与他紧紧联结在一起,成为他的一部分了。他就像信任自己那样信任着她,把她当成另一个自己尽情地倾诉着。那样深的仇那样强的恨一旦宣泄出来,直如黄河决堤一样,再也无所顾忌。  

  而自始至终,绮蕾都在沉默地倾听着,她的身体已经休息好了,该是替他效命的时候了。但是在送她进宫前,他又改了主意。他敢保皇太极还像第一次见到她那样想要她吗?就算他想要她,敢保他会信任她吗?她曾经刺杀过他,他不会不设防的,不可能允许她带着武器接近他的身边;如果她不能在第一夜得手,那么敢保她一定还有第二次机会吗?敢保她在失去他的恩宠之前可以找到恰当时机刺杀成功吗?皇太极有太多的妃子,而且喜新厌旧,如果他在得到绮蕾之后很快厌倦了她,那又怎么办呢?自己岂非功亏一篑?  

  多尔衮是经历过父亲朝令夕改的那一套的,他知道男人的恩宠根本靠不住,母亲前一夜还是父亲的枕边最爱,后一天就成了帐外弃妇,取她的位置而代之的,是小福晋。  

  第15节  多尔衮和绮蕾结成同盟(3)

  绮蕾无疑是个美丽的女子,可是对于男人而言,美丽就像财富,得到了就是得到了,收藏便是最好的珍惜,不一定要时时握在手里。一个人的财富太多了,他会将它们锁进仓库;一个人的女人太多,就会把他们冷落在后宫,不论她是不是最美丽的,他都不会时时刻刻陪着她伴着她。  

  于是多尔衮向绮蕾说出他新的计划:“我们必须推迟你进宫的时间,也就是说,推迟报复行动。”  

  绮蕾看着他,用眼睛发出疑问。多尔衮解释:“福晋前不久进过宫,她说大妃哲哲和庄妃仔细地盘问过她有关你的事情。她们对你的进宫,早就设了防了。她们知道你的伤好了,这几天一定在想方设法对付你,这个时候进宫,不是撞到箭头上去?所以,非得推一推,有了必胜把握才行动。一则稳妥些,二则也松松宫里人的心,等她们的心劲儿泄了,咱们再突然袭击,不然,一旦倒下来,就很难翻身了。”  

  怎么才算有了必胜把握呢?绮蕾知道多尔衮必有下文,仍然以眼睛静静地询问。  

  多尔衮略略迟疑,说:“我们得请一个老师,一个,特殊的老师。”  

  不能期望绮蕾在一开始就得手杀死皇太极,因为皇太极也是一个城府极深的人,就是他不防她,他的谋臣们也会替他防着她。后宫里的眼睛太多了,绮蕾的任务说不定要等个三年五载才能得手。所以,只有设法长期得到皇太极的恩宠,才可以制造更多的机会。但是,怎样才能保证绮蕾会成为皇太极的最爱呢?  

  他想起皇太极为了他日问鼎中原,实现一统天下的野心,而特意为宫里诸妃请了汉人老师教授她们各种汉宫礼仪,甚至收纳了许多流浪太监来完善后宫秩序的举措来,他不是也可以替绮蕾找一位教授内功媚术的老师,来指导她怎样做一个风情万种的女人吗?  

  那么谁才是天下最了解献媚男人这道功夫的行家呢?  

  只有一种人:老鸨。  

  冯妈妈进府那天,是个大雪天。  

  雪粒儿是从半夜里下起来的,直到第二天下午还没有放晴,扬扬洒洒的,把整个睿亲王府装点得冰宫银苑一般。乌兰因见睿亲王妃百般无聊,便想找点什么由头让她散散心,撺掇着说:“都说瑞雪兆丰年,是好兆头呢。难得这会儿雪停了,想后花园那几株梅花衬了这雪,正该开得好看,王妃不出去走走,踏踏雪,求个健康?”  

  王妃大喜,兴头头地妆扮了,让乌兰将几样点心装了食盒,说:“我去后花园,便不能不去看看绮蕾——没有过门不入的理儿。不好空手,几样点心也是个心意。”因让乌兰扶着,摇摇摆摆地往后花园行来。  

  不料,刚走到垂花门处,已经有侍卫拦着,传出话来:“王爷有贵客,传令谁也不许进后花园。”  

  “又有贵客?”王妃纳闷,“怎么我一点风儿也没听说。”  

  “我们也不清楚,王妃有话,只管问王爷。”  

  “放肆!”乌兰板了脸,“你好大胆子,怎么敢用这种口气跟王妃说话?”  

  这种时候就看出乌兰的好来了,王妃已经是气得发抖,但侍卫不是家奴,她既不能把他怎么着,又碍着身份不便吵架,所以这摆威风扮黑脸的戏,便只得交由乌兰代做了。往常,每每乌兰板了脸断喝一声“放肆”,对面的人一定会吓得跪地磕头,告罪求饶。然而此刻,侍卫们跪倒是跪了,口气却硬得很,仍坚持着:“王妃恕罪。小的只是奉命办事,请王妃不要为难小的。王妃还是请回吧。”  

  睿亲王妃无奈,抢过乌兰手中的点心提盒,重重摔在地上,又踩踏两脚,这才气呼呼转身走了。乌兰随后跟着,一路苦劝:“王爷既说贵客,又特意安排在后花园接待,那自然是同绮蕾有关。八成儿就是宫里来的。王爷不让您见,也是不愿让您卷进是非里来,体恤您的意思……”  

  乌兰果然聪明,可是也只猜对了一半——王爷的贵客的确与绮蕾有关,却不是从宫里来的,而是来自南京秦淮河畔,乃是江南最红的妓院里最有经验的老鸨冯妈妈,由多尔衮的心腹侍卫多克成不惜万金秘密请来。除王爷,多克成,绮蕾三人外,没有半丝风儿外泄,就连冯妈妈自己,也只知道客人花重金请自己是要调教一个女子做献礼——这种事情在达官贵人家里并不罕见,那时有钱人买官,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送个女人给上司——她可不知道,这被调教的学生,会是未来的大清皇妃。  

  “我们的第一课,是教会你笑。”冯妈妈望着绮蕾胸有成竹地说,同时摆出一副行家子的派头来。  

  可是绮蕾断然拒绝:“我不会对他笑。”  

  一句话将这个擅长于教会女人使用笑容蛊惑男人的老鸨的训练有素的笑容僵硬在脸上,成了一具遇冷凝结的石膏面膜。她的脸擦得是这样白,仅余的一点点血色又因为极其意外的拒绝而瞬然消逝,就显得更加苍白,实在同一具石膏没有什么区别。  

  多尔衮也愣了一下,瞪圆眼睛,不可思议地问:“什么?”  

  绮蕾望着他,声音低柔,却是斩钉截铁,重复着:“我不会对他笑。”  

  多尔衮恼怒了,不耐地将眉毛中间拧出一个“川”字:“我要你笑你就得笑!我警告你,别把我惹火了!我花了这么大的心血来救活你,可不是让你跟我对着干的!”  

  可是绮蕾毫无所惧,态度依然平静而坚决:“我答应服从你。但是我不会对他笑,不会对一个仇人笑。”  

  “笑是你的武器。如果你想报仇,你就要学会笑,用笑来迷惑他,俘虏他,从而杀掉他!”多尔衮咆哮起来,“如果你不肯笑,他凭什么为你神魂颠倒?凭什么为你放弃其他后宫佳丽?凭什么能对你毫不设防,以让你有机会用毒药、用刀子、用绳索,用一切你可能用的方法把他杀死,为我,也为你自己复仇!”  

  然而不论他怎样震怒,怎样威胁利诱,绮蕾翻来覆去,就只有一句话:“我不会对他笑,不会对一个与我有杀父杀兄之仇的敌人微笑!”  

  第16节  多尔衮和绮蕾结成同盟(4)

  多尔衮忍无可忍了,这个固执的小女子真让他受不了,他举起了鞭子,最后一次命令:“别再惹我生气了!我不是他,不会对你一再忍让,如果你再不听话,我就会打得你遍体鳞伤,我救了你的命,就有权取回你的命!”  

  他们两个用满语对答着,老鸨一句也听不懂,可是也明白他们一定是为了笑与不笑的问题发生争执。很明显这个虽然漂亮却固执得要命的小女人不肯听话,如果她身在自己的妓院里,自己也会用鞭子打她的。但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妓院老板,对付不听话但是注定会成为他日红牌的漂亮妓女当然不只是用鞭子抽这样一种办法,而且,这姑娘毕竟不属于她,而属于眼前这位暴躁的王爷。如果王爷继续同她生气,那么也许自己的这笔大生意就要告吹了,难道除了笑之外自己就不能教她一些别的了吗?不,不能让他们吵起来,那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而真正的受害者则是自己,因为自己会失去那姑娘的欢心和这王爷的信心,从而失去一大笔进项。  

  眼珠一转,老鸨儿忽地拍手笑了,温声和气地对多尔衮说:“哟,老爷,干嘛发这么大火儿呀?不就是姑娘不肯笑吗?其实这不笑也有不笑的好呢!”  

  “不笑也可以?”多尔衮愣住了,他虽然在战场上英勇强干,可是于脂粉堆里的事却向未留心,不谙此道,闻言不禁问:“为什么不笑也有不笑的好处?”  

  老鸨儿见自己的话奏了效,王爷的鞭子搁下了,姑娘的眉头解开了,自己的心里也长抒了一口气,当下连说带笑,连比带划地说出一番道理来:“这位爷,大概从没有逛过咱们中原的窑子吧?咱中原窑姐儿向来分为三等,那成色一般又品性顽劣、生意有一搭没一搭的自然居末等;那有几分姿色,而又懂得卖弄风情,内功独绝的居二等;那才貌双全,性格冷僻,骨子里一股傲气,轻易不肯对客人展眉开颜的,才居一等,是妓女中的极品,群芳里的花魁。这为的是什么呢?这就要看客人的品好。那三等妓女,自有三等客人来招揽,他们手里没多少银子,眼里没多大世面,只要那是个女的,可以供他玩乐已经足够,一手交钱,一手交人,图的是个痛快爽利;稍微讲究斯文些的客人呢,却多属意于二等妓女,他们肯花钱,自然要好货色,脸儿俏,嘴儿甜,身上又来得,有那样的妓女相好,客人脸上也风光;但是真正会玩的,舍得花钱的,见过大世面的客人,却偏偏喜欢那些性子傲,不轻易见客的妓女。他们要的是那个征服的过程。女人算什么,只要花钱,谁都可以弄来那么十个八个,天天换人都行。可是一等妓女不一样,她们打小儿在勾栏里穿绫着缎,吃香喝辣,早把性子惯娇了,什么阵势没经过,什么男人没见过,比一般的大家小姐还体面气派呢。就是你堆一座金山在她面前,她如果不喜欢,仍然眉梢眼角儿都不动一下。可是她们娇贵就娇贵在这里,谁能让一等妓女看上,那比的不是钱,是这男人的魅力,是他的势。所以谁若在窑子里拢络了一等妓女做相好,拔了头筹,占了花魁,谁就是真正的玩家,风流的班头,那种荣光,不比妓女挂头牌来得弱势。所以说,妓女有品,客人也有品。什么样的妓女勾搭什么样的客人,什么样的货色对付什么样的买家,马有马嚼头,驴有驴眼罩,各有各的妙用呢。”  

  老鸨这一习话,对于多尔衮来说那可真是听所未听,闻所未闻,就是想也从来没有想过。他又是一个极谦虚的人,凡是自己所不熟悉的领域,都视为神秘诡异,而将熟谙者奉为上师。如今,这老鸨儿便是布迷魂阵的高手,他自然恭敬有加,言听计从。当下换一副面孔,做出虚心求教的样子,咋舌不已:“好家伙,当个妓女勾客人,原来还有多么多讲究。可是那妓女一味地耍脾气弄小性儿,连笑面也不给一个,就不怕客人不耐烦,半路撒开手跑了吗?”  

  老鸨笑了,得意地一拍手:“这里就是学问了,要不怎么说咱们干窑子这行易学难精呢。对待客人,那傲与不傲、冷与不冷的分寸要拿捏得恰到好处,松一回紧一回,冷一回热一回,远一回近一回,半推半拒、欲擒故纵,十八般武艺,都要来得的呢。咱们姑娘这性子,走的是冷艳一路,只要略略收敛些傲气,稍微长着点机灵,于不动声色中露那一点半点风情,若有若无,似是而非,不用笑,只要一展眼一回眸已经管保把客人迷得七荤八素。说到这里,我要请教这位爷,您打算让这姑娘讨好的那客人,倒是个什么性子的人呢?他尝过姑娘没尝过?有钱没钱?要是像王爷您这付火爆急脾气,可就难了。”  

  多尔衮笑了:“我那位仁兄,见过玩过的姑娘不知多少,只要他想要,可天下的姑娘供他挑。金山银海更是不在话下,性格也比我柔情得多,对男人声疾色厉的,对女人可有的是耐烦。”  

  老鸨笑道:“那就好了,冷美人儿最对的就是这一路又多情又好胜的豪客,您把这姑娘交给我,调教个一年半载,管保把她训练成天下第一尤物,到时候,就是你让那客人把全付家当拿出来与你换这姑娘,他多半也是肯的。”  

  多尔衮一愣:“要一年半载这么久?”  

  老鸨笑道:“您以为呢?这还是往短里说,要在我们行里,通常调教一位花魁少说也得三五年的嚼谷呢。一年半载,刚好够把姑娘领进门儿的,道行深浅,还得看姑娘的修行悟性。教只八哥说话还得这么长日子呢,况且这是调人,不是调鸟儿。须知心急吃不得热馒头,不是得磨客人的性子么。”  

  多尔衮皱眉道:“可是那客人身边的姑娘一天一换,一年半载,我只怕他早把对这姑娘的热乎劲儿冷下去了,到时候,只怕把姑娘白送上门,他也不要了。”  

  老鸨撇嘴说:“这里的道道您当爷们的就不晓得了。当然这一年半载并不是一面儿都不让他见姑娘,每隔那么差不多的一段日子,您就得想个法儿让姑娘在他面前亮一回相,要么把姑娘带他那儿去,要么把客人请您这里来,随便捏个理由,说姑娘有病也好,有事也好,总之不让他与姑娘亲近的时间太长,看得着摸不着,却又时时撩拨着,让他茶喝不下,饭吃不香,日日夜夜只管惦记这姑娘到手,把姑娘当磨心儿在肝尖儿上磨着绕着,这样子磨他半年性子,还怕他不把金山与你来换姑娘吗?”  

  多尔衮哈哈大笑,换了满语说:“我倒不要他金山银山,就只想他项上一颗人头!”说罢,回头看了一眼绮蕾。  

  他换了满语,自然是说给绮蕾听的。可是绮蕾那样子,就好像什么也没听见。无论是老鸨刚才关于调教妓女那一大通实际上对她多少带点侮辱性的理论,还是多尔衮这句充满壮志激情的誓言,她仿佛都没有听见。她的目光向着自己的心,活在一个所有人都看不到的世界里,即使就站在你面前,也好像隔着千里远,不愠不火,让人拿不出一点办法。  

  多尔衮叹息,如果这就是老鸨说的“磨心”,那么他宁可自己从来没认识过这姑娘。且不管这姑娘将来会不会让皇太极为她魂牵梦绕吧,自己现在可是已经为她头疼得很了。  

  第17节  一个妖孽悄悄地炼成(1)

  绮蕾开始上课了。  

  冯妈妈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向多尔衮汇报进程,她说,绮蕾已经学会穿衣裳和化妆了,这两天在学走路。  

  多尔衮很惊讶:“走路也要学吗?”  

  老鸨得意地笑:“那当然,走得好看也是女人的身段呢。”她说着便表演地走了两步,的确有几分风摆杨柳的媚态,可是配上那一脸打了皱褶的谄笑,无论如何看在眼里是不舒服的。  

  于是多尔衮摇了摇手,说:“好了好了,不用演了,你就教她走路吧。”  

  走路之后是坐立的形体,是看人的眼神,是低头的侧面和正视的分寸,甚至弯腰拾物的姿态和应声回头的角度,然后才是歌舞。  

  日子在弦索间一天天过去。  

  这期间,多尔衮果然遵照老鸨的主意,尽量不让皇太极见到绮蕾,可是同时又尽量频繁地在他面前提及绮蕾。  

  绮蕾刚进睿亲王府那会儿,皇太极来过一次。可是睿亲王妃出来挡驾,说绮蕾还在昏迷,一时醒一时睡的,这会儿还没醒,不要惊动了她,只拉开帘子让皇太极看了一眼就催促他离开了。  

  那会儿绮蕾的病已经好了大半,脸上丰润许多,但是故意脂粉不施,衣衫不整,沉沉地睡着,一把青丝拖在锦被之外,然而细细一股幽香穿过满屋药香,依依绕鼻而来。皇太极忍不住用力嗅了两嗅,多尔衮趁机附在耳边说:“这绮蕾身子不便,听丫环说已经多日不洗澡,便凝聚这一股香气。我问过太医,说这叫女儿香,是先天带来的,大汗看中的这女子,果然是人间极品呢。”  

  那傅胤祖何等样人,日前睿亲王忽然交他一张秘方让他依方配药,他已觉得奇怪。细按药方,只见上面全是龙涎麝精等稀有香料,久服会令人体发出特殊香气,嗅之有催情作用。然而是药三分毒,长期服用会药性入血,等于慢性自杀。他将这重意思说给王爷,王爷只是淡淡说:“你只管照方开药便是,其余的,不要问一个字,也不要说一个字。我看你老成才把此事交给你,除你之外,不许一个人知道。”  

  胤祖心下警然,忙道:“学生必定亲自配药煎药,绝不假以他人之手。为稳妥计,这药方也请王爷收回吧,学生已尽记住了。”  

  药是煎给绮蕾的,不用问,必是为将来入宫争宠增加砝码。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在宫中其实并不罕见,大妃哲哲便不止一次向他索要铅粉,为的是在见皇太极的时候服之可以使面色红润有光泽。但是像绮蕾这样,大量而且长期地服用香料,强行使药性入血,渗透肌肤,却是一种过于冒险甚至于惨烈的行为。但是宫人的规矩是听命办事,绝不多言。  

  如今香毒的作用第一次正式发挥,胤祖更加明白自己所料不错,见多尔衮既提起自己,不得不顺势道:“王爷说得不错,这绮蕾姑娘天赋异禀,自带奇香,的确是闻所未闻的罕事儿。我们平日里替她把医问药,闻到这股子香气,就觉得一天的疲倦全消。都说绮蕾姑娘是天上的仙女下凡,特地来陪伴大汗的呢。”  

  皇太极闻言更加欢喜,立即命打赏诸太医,又吩咐数语,才依依不舍地告辞。  

  因此上这第一回合,绮蕾不说一句话,甚至眼睛也没睁一下,已经把皇太极的魂儿勾了一半去。  

  然而傅胤祖却从此坐下心病来——倘若绮蕾毒发得早了,自己可不又多了一层罪过,且给绮蕾解毒的重任必然又将落在自己身上,那时可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于是暗暗留心,研寻解除香毒之方。  

  且说又隔数月,是睿亲王生日,因不是整寿,便只请了几个兄弟同庆,也请了皇太极。通常这类小聚会皇太极是不参预的,但是多尔衮说绮蕾近来已经可以起床了,或者可以安排他们见一面。皇太极便去了。但是果然也只是一面,就是绮蕾扶着小丫头子出来给多尔衮敬酒祝寿那一下子。见到皇太极,她倒也守规守矩地行了一个礼,可是既无愧疚也不热情,好像他们只是第一次见面,在这之前从未有过什么恩怨,那与死神失之交臂的刺杀全当没发生过似的。因而这相见争如不见的短暂会面反而让皇太极的心里更难抓挠了。于是他开始同多尔衮商量是否尽快将绮蕾送进宫来,并想纳她为妃。可是多尔衮推说太医有嘱,绮蕾的身子还没好利落,不适合新婚生活,不如等她彻底养好身体再进宫;又说睿亲王妃同绮蕾感情极好,挺谈得来,或许可以找时间劝劝她从了大汗,那样岂不省些周折,以免扫了大汗的兴。  

  皇太极听见说得有理,加之战事紧张,后妃众多,便不再催促。  

  可是他不催了,多尔衮却又着急起来,生怕夜长梦多,皇太极会将绮蕾忘记,便只管催促老鸨加快教程。他去看过几次绮蕾上课。她穿着华丽的但是非常繁复的衣裳,在跳一种很奇怪的舞。每个动作都很慢,好像唯恐人家看不清她,可是又很柔和,很轻盈,一边跳,一边慢慢脱去身上的层层束缚。她的妆化得很艳,可是表情很冷,很静。而这冷与艳之间有种奇妙的谐调,让多尔衮也不禁赞叹。  

  他很想就这样一直看下去,看她到底可以脱到什么程度,可是他毕竟也知道这样做的不妥,便故意做出很不耐烦的样子用一种不在乎的口吻对老鸨说:“只管学这些做什么?不如多教几招床上功夫是正经。你到底会多少种姿势?”  

  其实他心里想问的是,绮蕾可以保障缠住皇太极多少天?扪心自问,如果一个女人可以变换不同的姿势来侍候自己,那么自己无论如何总是会尝遍这种种姿势才肯放弃她的吧?  

  老鸨堆下笑脸说:“快了快了,就快到最重要的课程了。”  

  腊梅花谢的时候,老鸨终于告诉他,已经进行到最重要的课程了。  

  可是这课程未免也太漫长了一些,好像总也上不完,每当多尔衮叫老鸨来询问进度,她的答案永远都只有一句:绮蕾已经进步很多了,可是离最高境界,还差着一步。  

  没有人知道那所谓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学习媚功总不会比学习武功更费力吧?多尔衮有些不耐烦了,有些怀疑老鸨是否为了贪图教习费而故意拖延。  

  这天,他找了个时间不让人通报,自己悄悄地来到绮蕾住处偷窥她上课的进程。  

  老鸨正在教她如何用舌头使一个男人臣服裙下。  

  绮蕾的面前放了一只深颈的酒杯,她低下头,轻轻吐出舌尖,眼睛半开半闭,像一条蛇,而身体同时也变得蛇一样地柔软,她伸进那酒杯,开始沿着杯沿舔吮,喉中同时低低呻吟。  

  寒冬腊月,多尔衮却忽然觉得身上燥热起来,下体有一样东西不受控制地硬挺如铁。绮蕾在呻吟,那声音简直要了他的命。不过是对着一杯酒,怎么可以发出这样淫荡的销魂的声音,他不明白,老鸨为什么要教绮蕾用这么奇怪的方式喝酒。  

  他盯着她的嘴唇,不知道为什么,清楚地感觉到那嘴唇一定是柔软而冰凉的。  

  绮蕾的舌头向酒杯里伸得更进了,直抵杯子的底部,她呻吟得更加缠绵,而多尔衮的私处也涨得更加粗大。他忽然之间明白了过来那酒杯意味着什么,原来,原来女人的舌头除了制造流言之外,还可以有这样一种让男人求生不得欲死不能的妙处。  

  第18节  一个妖孽悄悄地炼成(2)

  他忽然面红耳赤,再一分钟也呆不下去,猛转身回到自己的寝室,随便抱了一个婢女,几乎是放倒便干,并且刻意地将她的头按向自己的下体。当他冲击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干的是绮蕾。  

  绮蕾久不进宫,宫里诸妃的心果然渐渐松泄下来。得便时,巴特玛向娜木钟调笑道:“当初紧张得那样儿的,现在没事人一样撩开手了。我就说,咱们大汗在后宫的事上是最没长性儿的,白让咱们耽着一场心事。”  

  娜木钟不以为然:“多尔衮那犊子不会愿意做这赔本买卖的。死不了的小贱人不进宫,多尔衮的马屁不是拍不出响儿了?依我看,他是在等机会,找个适当时候送绮蕾进宫,顺便替自己讨赏。看着吧,这不是仗又要打起来了吗?仗打完了,大汗回来,多尔衮就该忙乎了,一边论功行赏,一边献妃进宫,攒着劲儿一块儿讨个大封呢。”  

  “这么毒?”巴特玛服得五体投地,“一定是这么回事。还是妹妹看得透。”  

  话音未落,伴夏和剪秋一起进来报告:“大汗来了。”  

  娜木钟巴特玛顿时紧张起来,嘻笑着说:“这是怎么说的?说来就来了。也不提前打声招呼。”  

  皇太极的声音已经响起在院子里:“两位爱妃都在?吃体己茶呢还是说悄悄话呢?”  

  伴夏挑起帘子来,娜木钟迎出去笑着:“也吃体己茶,也说悄悄话,你要不要来加餐呢?”  

  “加!加!”皇太极说着进来,眼睛看着炕桌上摆的五六盘点心吃食,却是梅花煎饺、琥珀核桃、酱鸡瓜子儿、烟薰兔肉干丝、和几碟松仁糖果等吃食,都用珐琅镂花刻丝盘子盛着,倒也精致,只是简单些。随手拣了块核桃丢进嘴里,笑道:“怎么这样节约起来,不像贵妃的性情呢。”因吩咐丫环:“传话下去,就说我说的,让御膳房加几味特别精致的小菜来,今天晚上我就在这衍庆宫用膳了。”钗儿“哎”地一声答应着去了。  

  巴特玛亲自服侍着皇太极脱了外面的大衣裳,拉他炕上坐下,又把自己的手炉塞给他暖着。  

  剪秋送上茶来,巴特玛又赶紧接过来吹着,怕皇太极烫了嘴。娜木钟只笑着看巴特玛献殷勤,嘴里嗑着瓜子儿,斜斜地倚着门框站着,一声儿也不言语。  

  皇太极点手儿招她,笑问:“哎,你也理我一理,虽说这儿不是你的地方,到底也好久见一面,怎么摆起架子来了?”  

  娜木钟这方笑道:“哟,您还知道咱们是好久才见一面呀?还得我巴巴儿地跑到衍庆宫来等着,站这大半晌,才沾光儿地见一面。要是苦守在我那兔子不下蛋的麟趾宫呀,还不知要多早晚才能见您一面儿呢,站成棵树也没人知道,哪天错了脚进院子,冷不丁地吓一跳,不说怜我痴心,幸许还嫌碍眼,叫侍卫来拿斧子斫了去呢。”  

  皇太极一口茶喷出来,笑道:“贵妃这张嘴真比中原说书的还厉害,前朝那些大学士启心郎都没你口齿利落。你说的,既是好久不见,可好意思这样挤兑我?真是的,我不来你们两个吃体己茶的倒和睦,我来了,茶还没吃一口,倒把醋坛子给打破了。”说得众人都笑了。  

  娜木钟也“哧”一声笑了,不再一味拈酸,撒了瓜子儿走过来,捱着皇太极的肩坐在炕沿儿上,巴特玛忙往炕里让,娜木钟抿嘴儿笑着摇头,只不肯脱鞋。  

  皇太极坐在上首,觑眼看她头上梳着油光水滑的两把抓,满满地排着玉簪棒儿、金耳挖子、大宝石抱针儿、大东珠坠角儿,并一串新剪的兰花枝儿,又将两髻头发挑下来,不知用什么水贴着耳根在腮边弯成钩状,更衬得面如满月,俏脸生春。不禁满心欢喜,亲亲热热地携了手笑道:“你今儿打扮得这么俏生生待嫁闺女的模样儿,可是早猜着会见着我呢?”又道,“上次送你们的西域螺子黛用着可好?那还是前线战士们从明军大官的家里翻出来的呢,据说是西域人进贡汉人朝廷的。”  

  巴特玛连忙谢恩,说多谢大汗想着。娜木钟却撇嘴道:“你不读书,所以不知道,螺子黛又叫蛾子绿,早已是旧皇历了,西域人从隋炀帝时候就开始进贡,宋代以后,已经改成青雀头黛了。”  

  皇太极笑道:“我是个大男人,哪里关心这些个脂粉婆娘的事?都一样画眉不是?你想要那个什么青雀头黛,赶明儿我打进北京城,替你抢来就是了。”将手揽着贵妃的香肩只管摩挲着,因见她身上穿着织金绣花的旗袍,袍面一直覆到脚面上,露出新做的高帮满绣的花盆底儿,便问道:“这是谁做的?好精致的针线。”又要将手去捏脚面。  

  娜木钟羞得将脚一缩,头埋进皇太极怀里笑道:“你说不关心脂粉婆娘的事,倒理会鞋面针线?平日里老说汉人女子裹小脚是一大陋习,汉人男子玩小脚是畸型心理,自己倒关心起女人的脚来了?”  

  皇太极笑道:“我鄙视女人裹小脚,可不是说讨厌女人的脚呀。我就是喜欢我们满洲女人这双能骑马擅奔跑的大脚,哪里去不得?”  

  娜木钟叹道:“可我们白白长了一双大脚,却是哪里也去不得。”  

  说话功夫,众丫环已经排好大桌子,侍卫太监传膳进来,请大汗和两位妃子入席。皇太极一左一右携了娜木钟和巴特玛的手来至桌边坐定,丫环用孔雀杯奉上金华酒来,三人推杯换盏,调笑共饮。  

  皇太极因提起旧话,复问道:“方才我进院子时,你们说什么呢?”  

  巴特玛温言答:“没说什么,都是些娘儿家的闲话。”  

  皇太极道:“我在前庭议了这半天的事,满耳里都是战事敌情,正想听两句娘儿家的闲话来散散心呢。就说给我听听如何?”  

  娜木钟笑道:“您是大汗,心系天下事的,当然见天里满耳朵都是敌情战事;我们娘儿家,眼里只有大汗您,脚底走不出宫门一步去,耳朵里传的嘴巴里说的,当然也只是大汗您啦。”  

  皇太极益发好奇:“那一定是在说我坏话,要不,怎么见我进来就不讲了呢?”  

  “大汗真的要听?”娜木钟斜着飞了一个俏眼,嗔道,“我们说哪,说您三心二意,朝三暮四,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  

  皇太极哈哈大笑:“古往今来,哪个做汗王的没有个三宫六院?周天子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西汉嫔御分为十四等;曹魏十二等;晋武帝司马炎后宫美人过万……锅里的算什么?总有一天,全天下的女人都属于我的。”  

  巴特玛拍胸惊叹:“一万个美人?那司马炎照应得过来吗?就算每天换一个美人,轮一遍也得……”她有点算不过来了,剪秋在耳边悄悄提得一句,这才醒悟过来,“妈妈,这得三十年才能轮一遍。还不能重复,不能休息,那司马炎得有多大的耐性儿才得了呀!”  

  娜木钟问道:“那要是大汗得了天下,打算把后宫嫔妃分为几等呢?”  

  皇太极皱眉道:“不能太多,太复杂;也不能太少,那显得寒酸;等我得了天下,当了皇上,我就把后宫嫔妃分为八等,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答应、常在。怎么样?”皇太极越说越兴奋,“就这么定了,我明天就叫启心郎索尼来,把今儿的话记下来。”  

  第19节  一个妖孽悄悄地炼成(3)

  巴特玛一心只想着绮蕾进宫的事儿,闻言愣愣地问:“那我是第几等的呢?那个察哈尔的姑娘又是第几等的?”  

  娜木钟恼怒,在袖子底下死劲儿掐了巴特玛一把。巴特玛吃疼,“咝”地吸一口凉气,不解地看着娜木钟,不知道自己又说错了哪句话。  

  皇太极却已经被提醒了:“察哈尔的姑娘?就是,你不说我倒忘了,算日子,她的病也该大好了。”  

  巴特玛这方知道自己不该多话提醒了皇太极,此时悔之已晚,赶紧低下头去,看也不敢看娜木钟一眼。娜木钟眼看躲不过,只得悻悻地接着话喳儿卖个现成儿的人情:“正是,大汗进门的时候我们还替您惦记着呢,那锅里的,什么时候被大汗划拉到碗里呀?”  

  皇太极大笑,却也触动心事。就是,这绮蕾不能老是留在锅里,到底什么时候才盛碗上桌呢?他眯起眼睛,仿佛穿过宫墙望向抚顺的战场,是对娜木钟说,也是对自己说:“又要打仗了,等我打赢了胜仗,就把绮蕾娶进来庆功,我要给她一个最吉利的封号,也不枉在这儿苦等了她一年。”  

  娜木钟大惊,不禁同巴特玛面面相觑。真叫她们娘儿闲言说中——皇太极从前线回来就要娶绮蕾进宫了,而且还要给她封号!  

  也许他是触机而发的随口一句,然而君无戏言,这随口的一句,对别人是闲谈,对于皇太极,那就是圣旨。  

  绮蕾进宫的预言再次像一道风那样传出去了。一道阴风。  

  这风不仅吹遍了后宫墙帏,甚至也吹到宫外去了,吹到睿亲王妃的耳朵眼里了。自从绮蕾进府以来,王妃就患得患失地平添了许多心事,虽说绮蕾是大汗看中的人,可是从垂死挣扎到半死不活到现在的活色生香,进宫的丹诏却迟迟不下。现在终于有了确切的信儿,可真叫王妃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不对,应该是两块石头:一是王府对绮蕾的招待总算没有白费,算是为大汗立了一功;二是绮蕾如果进了宫,那么睿亲王爷就不会再动什么想头了。  

  是因了这重欢喜,王妃才兴高采烈地,再次往后花园探望绮蕾——侍卫们已经跟着王爷上了战场,后花园的禁卫早已撤了,现在睿亲王妃又是王府里惟一的主人了,可以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了,还有什么禁园是她不能进的呢?  

  但是她在园里看到了什么——琵琶,舞衣,鲜丽丰富的衣裳,妖形怪状的酒杯,还有一个涂着厚厚脂粉的汉人婆子!王妃瞠目结舌,指着婆子问:“你是什么人?谁让你来的?”  

  婆子瞠目以对。绮蕾代为淡淡答应:“这位是冯妈妈,是王爷请来的中原老师,教习歌舞的,她不会听满语。”  

  “教歌舞?”王妃惊讶,“谁要学歌舞?你吗?学歌舞做什么?你表演给我看看。”  

  绮蕾平静地看了她一眼,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甚至没有任何表情。但是王妃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失礼,她恨自己为什么在这个绮蕾的面前显得如此笨拙,像个没有见识的贫户村妇,又好像蓬头垢面几个月没洗澡似的。她无法克制自己的紧张和局促,简直有种捉襟见肘的窘迫,虽然她不明白自己窘什么,可是站在绮蕾面前,莫名地,她说什么错什么,做得多错得多。  

  她觉得懊丧,却不舍得离开,于是想起自己前来的初衷,便换出欢天喜地的口吻说:“对了,今儿我来,是特地恭喜你的。我听说啊——”她说着往绮蕾面前讨好地凑近了一步,做出一副秘密的神情说,“我从宫里打听来的,大汗亲口说了,等他从前线打了胜仗回来,就要接你进宫啦。”  

  她这样郑而重之惊天动地地宣布着这一喜讯,然而遗憾的是,在绮蕾的脸上,她看不到哪怕一点点的回应,这好像是一个摒弃了所有情欲的女子,对待一切事情都有种超然的冷静。但是这丝毫打击不了睿亲王妃的热情,她长年呆在亲王府里,既不能如寻常人家的女人那么自由自在,又不能像宫里妃嫔的生活那样多姿多彩,她是很需要生活多一点波澜的,当然,不可以是大波大浪,那她是经不起的,她只要一点小水花来调剂一下就可以了。无论照料病人还是筹备婚礼,都是最好的调剂,因为这可以使她变得很忙碌,而且显得很重要。  

  因此,王妃仍然兴头头地,几乎是对着空气在演说:“打现在起你可闲不下来了,一进宫就要做福晋的,可不能失了规矩,你得学习宫中的礼仪,还得准备嫁妆。对了,你已经没有娘家人了,不过别担心,你是打我们睿亲王府嫁过去的,我好歹也会替你准备着些。真是的,从今儿起可真是闲不下来了,所有的人都要忙起来了,得赶紧给你准备着了。”  

  王妃大声地说着,眼睛明亮,兴致盎然,而且做着手势,仿佛下聘的单子已经送到了王府,仿佛绮蕾明天就要进宫了,仿佛她已经站到了大汗的面前在领功接赏。  

  大汗皇太极和多尔衮一起上了前线。  

  在战场上的时候,他们两个人都快将绮蕾忘了,皇太极没有再提起得胜还朝后纳妃庆功的心愿,多尔衮也没有确证送绮蕾进宫的日期。他们交换的,是一份来自大明京城的邸报。  

  邸报由大学士范文程送上:“恭喜大汗,据我派去京城的探子回来说,这一次的消息是确定的了,朱由检已在两年前将袁崇焕于午门处斩,而且行的是最残酷的一种刑罚:磔刑。”  

  皇太极犹疑:“那为什么又听说袁崇焕于某处起兵,某处叛乱呢?这两年来,他们一会儿和明廷作对,一会儿又和我们捣乱,可是从没停过呀。”  

  范文程道:“那些都是袁崇焕的旧部散兵,他们恨我们使反间计使督师被捕陷狱,又恨明帝不分青红皂白滥杀忠臣,所以把两边都恨上了。这些人只是游兵散勇,强弩之末,不足为惧。大汗想想,如果他们真是袁崇焕亲自带兵,又怎么可能两年来只是小打小闹地和我们捣乱,却一次也没打胜过呢。”  

  皇太极点头喜道:“大学士说得是。我也奇怪他们的作战方法,全不像袁崇焕的布署,倒有点像可林丹汗的做法,打打逃逃的。”又问,“这磔刑是什么意思?”  

  范文程道:“说来惨烈。明帝朱由检近年来一连几次败在大汗手里,百姓怨声载道,对朝廷失去信心。姓朱的为了推卸责任,竟把罪过记在袁崇焕头上了,说他投降了我们,纵兵入关,才让明军一败涂地的,说他‘市粟谋款,纵敌不战’,下旨将他‘依律磔之’,家属十六岁以上全部处斩,十五岁以下的男子流放,女子赐给功臣家为奴,袁崇焕本人,被绑至菜市口,将身上的肉一块一块地割下来,还一边向群众宣讲他的卖国罪行。百姓们不明真相,都以为袁崇焕是真奸细,都把他恨透了。这报上说,刽子手活剐袁崇焕时,围观的老百姓‘争啖其肉,皮骨已尽,心肺之间叫声不绝,半日而止’,还说‘百姓将银一钱,买肉一块,如手指大,啖之。食时必骂一声,须臾,崇焕肉悉卖尽。’”  

  皇太极听得心惊胆寒,用手势制止范文程再念下去,半晌方愣愣道:“这么说,是真的了?袁崇焕是真的死了?”  

  “死透了,连皮肉都被老百姓一块块吃进肚子里了。”范文程躬身行礼,“贺喜大汗,从此高枕无忧,问鼎中原如取囊中物矣。”  

  多尔衮却叹息道:“这些年的仗打下来,在汉人里面,最让我害怕也最让我佩服的人,就是这个袁崇焕大将军了,他是个真汉子,大英雄!现在竟这样不明不白地死了,又死得这么惨烈,真是叫人抱憾!”  

  第20节  一个妖孽悄悄地炼成(4)

  一句话提醒了皇太极,忽然转身向范文程行下大礼去,谢道:“除去袁崇焕,都是大学士的良计奏效。当年若不是大学士劝我不要和袁崇焕的部队硬拼,而使反间计散布谣言,诬蔑他降了我们,让明帝捕他杀他,我们又怎能胜得这么容易?大学士之计,不仅除去袁崇焕这个最大劲敌,更使大明军心涣散,将士人人自危,真所谓一箭双雕呀!大学士虽不能武,却远比我们这些只知一味好勇斗狠的武夫高明百倍,请受本汗一拜!”  

  范文程惶恐,跪地还礼,磕头道:“臣蒙大汗重用,虽肝脑涂地而不足报,大汗这样,岂非折杀臣子!”  

  多尔衮看着两人礼尚往来地互剖肝胆,忽觉悚然心惊:一则惊这范文程诡计多端,心思缜密,实乃皇太极的左膀右臂,自己的心头大患;二惊这皇太极太擅长收买人心,得意之余犹不忘施恩散惠,确为帝王之才,要想杀他,谈何容易?  

  这一刻,他忽然想到了绮蕾,绮蕾的功课已经进行了整整半年了,可是当她学成毕业,真的会笼络住皇太极的心吗?那是一颗太骄傲太自负太不羁的心,什么样的女子可以保障得到他长久的恩宠?  

  这是多尔衮离家后第一次想起绮蕾,然而一旦想起,竟是如此揪心扯肺,恨不得立时三刻就赶回盛京,闯进后花园,抓着她,抱着她,好好地看个够。  

  自从那次偷看绮蕾训练后,他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她了。因为,他忽然发现他很想要她,想得要命,以至于行房事的时候,不论同哪个女人在一起,都情不自禁地把她想象成是绮蕾。可是同时他很明白,她是自己为皇太极准备的秘密武器,如果自己先用了,那不仅荒唐,而且危险。  

  于是,他开始回避绮蕾,除了尽量不让皇太极太频繁地见到绮蕾之外,同时也让自己不要常见到她。早在绮蕾进府时,他就下过令她不必遵照家中那套早请安晚问候的规矩,因为她既不是这家的家人也不是这家的奴仆,她是个贵客。到了后来,他更干脆把自己偶尔的探访也停止了,只是隔三差五传老鸨进来问话,报告一下功课进程。  

  就像当年勾践一边卧薪尝胆一边训练西施,却令西施蒙着脸来见自己一样,多尔衮也将绮蕾住的后花园视为禁地。可以供自己求欢的女子满天下都是,但是可以帮助自己复仇的女子却是只此一个。他不能因小失大。  

  但是现在,他发现他发狂地想她。战争使他们的距离拉远,可是相思却使他忽然觉得她很近。袁崇焕的惨死使他迫切地想找一个人谈论,一个懂得自己的人,而那个人,只能是绮蕾。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觉得只有绮蕾懂他,也许是因为绮蕾和他一样地冷酷,却又一样地热烈吧?只有热烈的人才会有最恒久的仇恨,在这一点上,他早已认定绮蕾不仅是他的同谋,更是他的知己。他们之间,甚至不需要语言的交流,而只是两个并肩存在的形式,就可以完成所有的灵犀相通。  

  就在这时,他忽然听到了“绮蕾”两个字,乍听之下,还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差错,但是看到皇太极期待的目光,他才知道的确有人提到了绮蕾,那就是皇太极,在自己想起她的同时,自己的敌人也同时想起了她,多尔衮不禁苦笑,原来和他灵犀相通的,竟然是自己的手足兄弟,生死仇人。  

  只听皇太极说:“袁崇焕死得这样惨,他的女儿现在虽小,将来难保不为他报仇,说不定,可就是第二个绮蕾。朱由检斩草不除根,就不怕贻虎为患吗?”  

  多尔衮明白,这是皇太极在探听自己的消息,其弦外之音就是:曾经以报仇为己任的绮蕾,现在还记着那份灭族杀父之仇吗?这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他当然不能承认绮蕾已经视复仇为生命存在的惟一理由,然而也同样不能说绮蕾早就忘了,如果皇太极问一句:你怎么知道?你能够确定吗?届时,他又如何回答。  

  当下多尔衮咳嗽一声,含糊回道:“我走之前,绮蕾已经身体大好,听福晋说,她还曾打听过烧水银做粉的办法呢,说是叫什么飞云丹。”  

  皇太极一听之下,心怀大开,若是一个女人开始着重于妆扮,那就必然不舍得死了,既然怕死,当然也就不会再想着仇恨啦刺杀啦这些个危险勾当。当下再无疑虑,大笑道:“女人呀,就是喜欢打听这些调脂弄粉的功课,这和我那两位妃子一模一样,临来之前,我这里出生入死,她们可不管,只惦记着要我帮忙淘澄什么画眉用的青雀头黛。”  

  范文程笑道:“说到女人妆面,我这里有一张汉人贵妇制作珍珠粉的方子,大汗不妨拿去送给贵妃,保管贵妃高兴。”说着从靴里取出一张贴子来。  

  多尔衮与皇太极同看,只见上面用极工整俊秀的蝇头小楷写着两个制粉方子,一曰珍珠粉,乃是紫茉莉种子捣取其仁,蒸熟制粉;又一曰玉簪粉,是将玉簪花剪去花蒂成瓶状,灌入普通胡粉,再蒸熟制成玉簪粉;旁边又有一行小字特地注明,珍珠粉要在春天使用,玉簪粉则要在秋天使用,另外用早晨荷叶上的露珠与粉调和饰面,效果更佳云云。  

  皇太极诧异:“范学士何以将这些妇女调脂弄粉的方儿随身携带?我听说汉明朝廷几个皇帝都有上朝前敷粉的习惯,那些宫人太监都专心致志地钻研涂脂抹粉之道,和女人一样穿衣打扮,恶习流及宫外,以致许多汉人男子也多喜欢油头粉面,你虽然在满洲军营长大,到底是个汉人,莫非也有这喜好不成?”  

  范文程笑道:“大汗千万别误会。我自幼便跟随父亲投诚天命金国汗,一应吃饭穿衣早已与满人无异,怎么会有敷粉陋习?说起这方子,却与袁崇焕大将军有关。大汗以为这方子是哪里来的?正是袁将军的夫人亲手所写,探子因缘巧合得到这张墨宝,送邸报的时候一并夹送过来。我因敬重袁将军为人,且有‘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终因我而死’之憾,所以随身携带,是为纪念之故。”  

  皇太极听了叹息:“这样说来,这张方子着实难得,你随身收藏,连上前线也不离身,自是看重故交,珍贵怀念之意,却轻轻一句话就将它转送贵妃,可见对我忠心。然君子不夺人所好,我若收下,岂不伤了你这一份怀旧之心?”  

  范文程笑道:“大汗何出此言?范文程对大汗一片忠心,便是要我的头也绝无二话,何况区区一张胭脂方子?况且我一个大男人,收着这方子也是无用,若能令贵妃娘娘解颐一笑,这方子便也得其所哉了。方子若有知,想也是愿意的。”  

  皇太极也笑道:“这样说,我便收下了。所谓礼轻情意重,我不仅要代贵妃谢你,更要替我自己多多谢你这一片忠心。”  

  多尔衮听他二人对话,暗暗叹息,他自幼习武练射,哪里想过献一张脂粉方子也可以表忠心立大功呢?这范文程不禁精通布阵,更长于攻心之术,长袖擅舞,八面玲珑,皇太极有了这样一个城府深沉计策百出的谋臣,真可谓如虎添翼,天假其年。莫非,他果然是真命天子,有天神相助么?  




Copyright © 言情123 2024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收录小说的是网友上传!本站的所有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执行时间 0.271544